大灣區金融“曬”成績單:粵港澳跨境金融合作不斷深化

發佈日期:2022 年 07 月 15 日 16:34
  • 分享至: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三年多以來,廣東省地方金融監管局會同有關部門積極出台細化落實舉措,推動粵港澳金融合作不斷加深,大灣區金融改革亮點頻出,很多改革措施在全國都是開創性的。

2021年,大灣區金融業增加值超1.5萬億元,較2018年增長近35%,佔GDP比重超10%;大灣區內累計跨境人民幣結算量超21萬億元,人民幣自2020年起持續成為大灣區第一大結算貨幣。在第31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排名中,與2019年3月第25期相比,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持續穩固、繼續位列第三位,深圳迅速提升4位到第十位,廣州位列第二十四位,大灣區主要金融中心的國際影響力進一步提高。

金融改革創新不斷取得新突破

橫琴合作區跨境金融業務實現多項首創。大灣區首個跨境數據驗證平台以金融作為試點應用場景率先在琴澳兩地上線運行;率先開展本外幣兌換特許機構刷卡兌換業務;赴港發行國內首只非上市城投類企業離岸人民幣債券;促成國內首筆交易所市場發行且主體與資產均屬海外的熊貓債;國內首家全澳資合格境外有限合夥人(QFLP)試點企業、首家法資私募企業落戶橫琴合作區;完成我國迄今為止公開披露的最大的一筆S基金交易,同時也是亞洲最大的人民幣/美元雙幣種轉換的基金交易。


圖片

橫琴


前海合作區金融改革創新取得多項領先。設立了大灣區首家人民幣海外投貸基金;率先面向港籍居民開展數字人民幣創新應用;建設國內首個深港合作天然氣跨境交易中心;打造全國首個深港供應鏈金融創新基地;全國范圍內率先開展跨境雙向人民幣貸款;率先打通跨境雙向發債;率先試點跨境雙向股權投資;全國范圍內率先試點跨境資產轉讓。

南沙自貿片區積極發展特色金融產業。南沙自貿片區重點發展跨境金融、航運金融、科技金融、飛機船舶租賃、股權投資、商業保理、綠色金融七大特色金融。獲批開展9項資本項目改革、4項經常項目便利化試點,成為全國首批4個開展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平開放試點的地區。上線運行全國首個線上航運保險要素交易平台,成立總規模達50億元的南沙航運產業基金;開展全國首筆以人民幣為交易貨幣的境外租賃特種船舶交易業務、大灣區內首筆人民幣保理資產跨境轉讓業務;成功發行全國造紙行業、全國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首單綠色債券,啟動國內首個綠色融資租賃線上平台“綠色銀賃通”。

重要金融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

爭取了十四年的廣期所於2021年獲批設立。廣期所成為我國第一家混合所有製交易所、大灣區新增的國家級重要金融基礎設施和交易平台。證監會已明確將16個重點品種交由廣期所研發上市。目前,廣東省正以廣期所為抓手打造完整期貨產業鏈。

深交所高質量完成多項改革任務。深交所完成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順利實施主板與中小板合併。三年來,深交所新增上市公司495家,IPO融資超3900億元,融資規模位居全球證券交易所第五位。啟動基礎設施領域公募REITs試點。研究發布大灣區系列指數。設立了知識產權和科技成果產權交易中心。


图片

深交所


港交所繼續鞏固在全球資本市場的領先地位。港交所不斷完善新興及創新產業公司上市製度,持續優化“第二上市”“同股不同權”等上市規則,為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企業等赴港上市清除了製度障礙。三年來,港交所新增上市公司411家,IPO融資超1萬億港元,融資規模位居全球證券交易所第四位。其中,生物科技企業有78家,IPO融資2186.2億港元,港交所已成為亞洲最大、全球第二大的生物科技融資中心。廣東省赴港上市企業達277家,佔內地赴港上市企業數20%以上,位居全國第一。

三大“金融通”範圍不斷擴展

“深港通”範圍不斷擴大。內地與香港股票市場互聯互通進一步深化,在港上市生物科技公司納入“深港通”股票範圍。三年來,“深港通”總成交額達41.2萬億元,其中2021年總成交額達19萬億元,同比增長32.5%。2020年10月,深港ETF互通正式開通。2022年,深港ETF納入互聯互通標的,粵港兩地市場互聯互通機制不斷升級。

債券通實現“雙向通車”。在“北向通”成功運行4年的基礎上,債券通“南向通”正式開通,目前債券通日均成交260億元人民幣,較三年前增長了628%。


图片

港珠澳大橋


粵港澳三地期待已久的“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於2021年啟動。目前,內地的試點銀行有27家,香港地區24家,澳門地區9家,辦理資金匯劃超9000筆,金額超8億元,極大地促進了大灣區居民個人跨境投資便利化。



瀏覽次數:1025


蓮花時報


199a10e12f43ff00eee98a755967c50.jpg

同創集團-小.jpg

茅台.jpg

超然-小.jpg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