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廣州·粵韻| 一路貫通古與今,三軸並行城巨變

發佈日期:2022 年 09 月 15 日 11:38
  • 分享至:


中軸線是城市繁華和文化地標中心,中軸線之於城市,如同靈魂之於生命。兩千兩百多年來,廣州在雲山珠水間形成了三條南北向城市軸線,分別為古代中軸線、近代中軸線和新中軸線。從1.6公里到12公里,從兩千年到數十年,廣州中軸線越來越長,建設週期卻越來越快。三條中軸線並行於千年古城,折射出廣州的巨大變遷,正是廣州底蘊深厚又朝氣蓬勃的最佳印證。


廣州底蘊深厚又朝氣蓬勃。


古代中軸線·山水形勝重商尚文

“三山一水”軸線天成

行政中心兩千年不變

“不到北京路,不識廣州城”。2002年北京路步行街改造過程中,考古學家意外地在路面下挖掘出唐、南漢、宋、明、清五朝11層古代路面遺跡和宋代“雙闕”樓遺址。由此,這條千年古道的歷史漸漸為更多人所了解。

事實上,這條“千年城脈”可追溯至秦漢時期。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南海郡尉任囂在今北京路北段財廳前一帶築番禺城,作為南海郡的郡治所在,史稱“任囂城”。公元前204年,秦朝大將趙佗建立南越國,把“任囂城” 擴大到“周長十里”, 俗稱“趙佗城”,此後歷朝歷代眾多官衙機構都設在這一帶。白雲山脈延伸出越秀山成為廣州的主山,其餘脈在城中形成番山和禺山,番山、禺山之間的一條南北通道一直延伸至南越王宮。這條“天然中軸線”就是廣州城古代中軸線的雛形。

唐代至南漢,以北京路為中軸線的城市格局逐漸形成。唐朝時期,中原製磚技藝逐漸在廣州傳播開來。目前的考古資料顯示,北京路始建於唐朝。千年古道遺址的唐代路面分3層,上面兩層鋪磚,下面一層鋪碎石子。唐朝磚鋪路面的發現,證明了北京路在唐代為廣州城的主幹道。唐朝時期,廣州誕生了古代中國第一批海關官員——市舶使。朝廷在中軸線的南端、珠江岸邊建起高大雄偉的廣陽館,作為市舶使的駐地。


北京路上的廣州清代城坊示意圖


北京路中段稱作“雙門底”

老一輩廣州人會把北京路中段稱作“雙門底”。這一稱謂可追溯至唐宋年間。唐末天祐三年(906年),清海軍節度使劉隱開始擴建廣州南城。他命人鑿低南門兩側的番山、禺山,在南門上建清海軍節度使樓。南漢年間,清海軍樓改建,人稱“雙闕”。官方還拓寬樓南道路,發展商業。宋代,廣州城進行南擴,將城牆擴建至珠江邊,把“雙闕”樓又進行大規模改建,樓下為兩個並列的大門。至此,北京路中段(現中山五路至西湖路一段)稱為“雙門底”(20世紀初因“拆城築路”而消失)。

宋代文人劉克莊在《廣州重建清海軍樓雙門記》裡寫下了“雙門”落成的盛況:“饒吹轟空,斗酒系道,觀者數万,皆曰輪奐美哉。”“雙門”一帶從此更為熱鬧,“雙門底”成了著名的商業街。


北京路上的千年古道遺址


在今天的北京路路石的標誌處,我們能看到一組銅壺雕塑:四個銅壺成階梯形排列,各壺不停地依次往下滴水,這便是對古時計時工具“銅壺滴漏”的紀念。元、明、清三代,“雙門”樓都是羊城的權威報時樓。元代製作的報時器“銅壺滴漏”一直放於樓上(今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廣州博物館有復製件)。據記載,此物“百年不爽”。明代萬曆年間,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來到廣州,想複製一個銅壺滴漏,結果沒有成功,足見這件計時儀器的複雜精微。


天字碼頭


明清時期,廣州城郭基礎定型。清代後期廣州城市中軸線的長度終於確定:北起惠愛街(今中山路)布政使司署、廣州府署等官府建築,向南經過承宣直街、拱北樓、雄鎮街、正南門、大南直街,最終通向永清門。中軸線的最南端為天字碼頭、日近亭、正南倉和中南倉,天字碼頭是廣州城的官用碼頭;日近亭是接待官員使用的亭子,又稱“接官亭”,官員在這裡登岸或搭船離去;正南倉和中南倉是廣州府的糧倉。


外銷畫中的“接官亭”


尚文好雅官學重地

重商務實市井繁華

宋代,北京路一帶開始建起眾多學宮、書院,並集聚了一大批文人雅士,逐漸發展成為官學重地、文化中心和嶺南歷史最悠久的商業街區。現在,從天字碼頭走到北京路省財廳一帶,只有千把米的路程,十幾分鐘就走完了。

不過,若回到一兩百年前,站在雙門底大街的城樓上一望,北邊惠愛街知府、巡撫、總督官衙建築棟宇連雲,與北京路呈丁字形,東西一字排開,氣象森嚴。那時的高官都是文人,其中更有阮元、趙翼這樣的學術明星;往南,則是設在九曜坊的提學使衙門,那是省內主管教育、科舉考試的最高機構,相當於今天的“教育廳”;東面,是廣府學宮和番禺學宮;西面是南海學宮,全是讀書人扎堆的地方。

清代,廣州書院在數量上居全國之首。古城中軸線流水井、大馬站、小馬站一帶曾書院雲集。四鄉八鎮的學子在這裡苦讀六經三史,諸子百家,晨興夜寐,書聲琅琅。

而古城中軸線附近聚集了上百家書坊,“書坊街”的名稱正是由此而來。清代有一年科舉考試,就曾將“雙門底賣書坊”入題,可知書肆之盛。直至民國年間,北京路一帶也是聞名四方的“書店一條街”,曾聚集了包括開明書店、光明書局、商務印書館等在內的數十家書局,可謂是“珠寶奇珍列萬般,書坊畫店任盤桓。怡情不說雙門底,不讓京都大柵欄!”


府學西街上以書香門第為題材的3D壁畫


廣州古城中軸線上,官府衙門緊鄰商業街市,這個現像在中國獨一無二。我們無法確定北京路上的第一家店鋪出現在何時,但可以肯定的是,北京路還被叫做“雙門底”的時候,已經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商業旺地,商舖鱗次櫛比,酒肆茶樓、文房四寶店、洋服店以及古籍書店“濟濟一堂”。一大批創建於明清時期的“老字號”都選擇了“雙門底”作為據點,開始了其輝煌的商業歷史。賣藥的陳李濟、賣醬油的緻美齋、賣鐘錶的李占記……它們的誕生地都是今天的北京路,這些如雷貫耳的名字,幾乎是這裡商貿繁榮的最早見證者。清順治十年(1653年),官府改建“雙門”樓,命名為“拱北樓”,但“雙門”不變,雙門底的商業街市更為熱鬧,其中尤以書坊、古董市、花市最為著名。老廣州人至今還會津津樂道一句歇後語:“雙門底賣貓——裝假”,說的是晚清年間,有人在雙門底洋洋自得擺賣自己畫的老虎,一位小孩站在檔口前觀望,指著畫大聲說:“哇,好大的一隻貓啊!”引得路人大笑不止。


繁華的北京路


“天然的台地和背山依水的自然環境,成了廣州城市古代中軸線誕生的基礎;北部為府衙區,南部為商貿市井區,體現了'北為貴'的思想;重商尚文的傳統,影響著中軸線兩側的建築佈局。古城中軸線兩側大量的商業空間及雙門底每年舉行為期數天的集會,體現了廣州人重商務實的性格;同時,以中軸線為中心形成的多層次書院空間,構成了廣東乃至整個嶺南地區的教育中心,表現了廣州人尚文好雅的追求。”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歷史文化名城研究所所長孫永生說。

回望廣州城建史,從西漢南越國時期起,北京路成為2200多年來從未偏移、從未斷代的古城中軸線。這一現像不僅造就了國內外城市建設中罕見的歷史景觀,同時也造就了這裡燦爛的歷史文化。“這座城市的血脈裡自始至終都流淌著先鋒、自由和熱情的血液,這種千年不變的風骨,使得北京路即使經歷過戰火離亂、變革紛爭等時艱動盪,依舊是全世界最繁華最具歷史感和現代性的街道之一。”《華夏》雜誌總編輯、廣州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劉迪生感慨道。

城市中軸線主導城市發展

城市中軸線是組織城市空間的重要手段。通過軸線可以把城市空間佈局組成一個有秩序的整體,代表城市發展的重心。

自秦漢建城2200餘年廣州城址沒有改變,為歷代郡、州、府、道、路、省之治所,也是南越、南漢、南明三朝之古都。廣州順珠江岸線、水系變遷和地勢而為。古代廣州北有越秀山,東側和西側有番山、禺山相拱衛,番禺二山是一小片彼此相連的起伏丘陵,形成古城的天然屏障。“三山一水”的山川地理形態決定了古人選擇北京路一帶作為古代廣州城的中軸線。

近代中軸線·求通不求直中西文化共融

從越秀山直至海珠廣場

薈萃近代建築經典佳作

時間的車輪徐徐向前,作為中國近現代革命策源地的廣州逐漸從傳統走向近代,並開始奠定現代城市基礎,成為中國首個建立具有近代意義市製的城市,規劃的力量在其間發揮了重要作用。

廣州城市近代中軸線這一概念的提出最早見於時任廣州工務局局長程天固編寫的《廣州市工務之實施計劃》。程天固認為,珠江南岸地區與中央公園和當時規劃中的市政府合署大樓在珠江南北地區隔岸相對,若通過幾十米寬的新式馬路與橫跨珠江的海珠橋將這些節點連接起來,則會“氣象巍峨,交通繁盛”。1919年,市政工所穿過清朝衙門空地而拆建一條南北向道路,取名維新路,寓維新變革之意,拉開了廣州近代中軸線的建設序幕。

1937年出版的《廣州市馬路全圖》(局部)圖中的維新路(今廣州起義路)是一條筆直的馬路,而在實際建設中拐了彎,一是維新路修建過程中,為保護千頃書院和梁千乘侯祠兩處歷史文物,維新路“繞道而行”;二是在修建海珠橋時為了選擇江面最窄處建橋,道路往東偏移了。


越秀山上的鎮海樓


中山紀念堂大堂竟然沒有一根柱子

20世紀20年代,時任市長孫科在近代中軸線上率先開建的是廣州第一公園。1921年,昔日官府園林被改造成廣州第一座公園(面積4.46萬平方米,1966年改名為“人民公園”),孫科在公園開幕禮發表演說,現場觀禮的市民達二十萬人,好像過節一樣。

1925年,孫中山先生逝世後,廣州人民和海外華僑為紀念孫中山先生,集資興建了中山紀念堂。位於越秀山南麓的中山紀念堂與中山紀念碑同期建設,並出於中國近代傑出建築師——呂彥直之手。中山紀念堂於1929年動工,1930年建成。令人驚訝的是,偌大一座紀念堂,跨度達71米的大堂中間居然沒有一根柱子。呂彥直創造性地將中國民族形式中的多種單體建築,巧妙地組合成了一個獨特而完美的整體;以創新的民族形式,包裝出一座用西方現代技術構築起來的大型會堂建築框架。


中山紀念堂,跨度達71米的大堂中間卻沒有一根柱子


陳濟棠主政廣東時(1929年-1936年),將市立第一公園臨近紀念堂的區域騰挪出來,建設了國民市政府合署辦公大樓,即現在的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大樓。當時,剛過而立之年的林克明已是建築界小有名氣的專家,他成功地融合了中國古建築文化和西方近代建築的結構技術,在“市政府合署”(現在廣州市政府辦公大樓)設計方案競賽中脫穎而出,大樓1934年落成。為鋼筋混凝土結構,黃琉璃瓦綠脊,紅柱黃牆白花崗石基座,既雄偉莊嚴,又古雅和諧。中山紀念堂與市政府合署辦公大樓皆為“中國固有式”建築形式,都是中國近代建築史上的經典建築作品。

1927年12月,廣州起義爆發。工人赤衛隊和起義士兵進攻設於維新路的舊廣州公安局和舊保安大隊,後建立了廣州蘇維埃政府,這裡由此成為中國第一個城市蘇維埃政權誕生地。為紀念廣州起義,維新路於1966年更名為起義路。

如今,從人民公園往南走就是廣州起義路,起義路南端則是建於1929年的海珠橋,這也是廣州第一座跨江大橋。1953年,海珠廣場建成,周邊聚集了第一屆廣交會場館、華僑大廈等優秀現代建築,承載著濃厚的廣州風情。

在這一條近代傳統中軸線上,海珠廣場是一個亮麗的城市會客廳,而越秀山與珠江水遙相呼應,承載著老一輩廣州人的集體記憶。


在這一條近代傳統中軸線上,海珠廣場是一個亮麗的城市會客廳。


新中軸線·軸線東移新地標“七星拱月”

中軸線東移

天河新城區迅速崛起

民國時期,廣州曾規劃往南發展,跨江發展可謂是當時廣州官方的一個夢想。20世紀初,今日的工業大道沿線仍是沼澤和農田,但依托便利的水運條件,海珠島的南石頭地區開始出現了工業企業。而城市跨江發展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跨江橋樑的建設問題。1933年,廣州首座跨江大橋——海珠橋建成通車,為城市向南拓展延伸打通了珠江“天塹”。隨著海珠橋的開通,政府明確了將工業區放置在“河南”的策略。陳濟棠主政廣東期間,先後規劃建設了三個工業區,即西村第一省營工業區、河南第二省營工業區和南石頭第三工業區,後二者均在“河南”地區。此後,抗戰爆發,海珠橋被炸,城市南拓步伐不得不遺憾終止。

從千年城市軸心,到一百年前的近代中軸線,時間悄然走到了二十世紀的尾巴,隨著城市的發展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更新迫在眉睫。

1987年,廣州城市空間結構演化迎來關鍵節點。借助第六屆全國運動會的舉行,廣州在一片菜地上建設了第六屆全國運動會主場館——天河體育中心,進而帶動了天河新城區的迅速發展。上世紀90年代初,市政府決定在天河體育中心以南直到珠江的菜地良田上建設新城市中心。得益於改革開放,彼時的廣州已經開啟了廣泛的國際交流。1993年,美國設計師卡羅爾·托馬斯的事務所中標,做出了最初的規劃。方案中,托馬斯夫人規劃了一條自天河體育中心到珠江之間的林蔭大道,這就是如今新中軸線的雛形。

1997年,中信廣場建成,它面向天河體育中心,背後是廣州火車東站。為更貼合本土化建設,1999年,廣州市政府又展開了一次新中軸線的城市設計競賽,華南理工大學“都市綠核”方案入選。新方案強化了城市的中軸線,它在保持中軸線南北向不變更的基礎上,增加開敞空間和綠地,極大地提高了公共空間的可用性。托馬斯夫人當年的設計被巧妙地融入新時代的本土智慧。


中信廣場


中軸線首跨珠江南拓

全長12公里

2010年,廣州塔在珠江南岸建成開放,令城市中軸線首次越過珠江,實現了歷史性飛躍。僅僅用了十年,廣州“大變”扛鼎之作——廣州新中軸線北段建成。站在廣州塔上放眼望去,花城廣場猶如“綠寶瓶”縱臥,海心沙廣場靜臥江邊,獨具風格的廣州大劇院、廣東省博物館、廣州圖書館、廣州第二少年宮屹立江邊,東西兩塔拱衛而起……新中軸線上地標建築“七星拱月”,集中反映了廣州城市建設的成就,也成為廣州新的名片。

每當夜幕降臨,新中軸線夜景燈光次第亮起來,形成一幅綿延至江邊的夢幻畫卷…… “親朋好友來廣州,我就安排他們遊'新中軸'。”市民潘先生說,高聳入雲的廣州塔、大氣雍容的花城廣場、如詩如畫的海心沙……新中軸線上“七星拱月”的地標“會演”,是新廣州最好的形象代言。

新中軸線展現著羊城欣欣向榮的活力、廣州人的豪邁氣概以及廣州走向“國際化大都市”的雄心和決心。在這條新中軸線上,從1997年總高度391米的中信廣場建成,到高600米的廣州塔、高432米的西塔再到2016年高530米的東塔正式投入使用,“廣州高度”在不到10年的時間裡刷新了4次,它已成為華南地區總部經濟和金融、科技、商務等高端產業高度集聚區,吸引了兩百多個世界500強企業項目,造就了62棟“億元樓”。

2021年6月25日,新中軸線迎來了海心橋的落成。海心橋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何鏡堂設計,是廣州首座珠江兩岸人行橋,也是世界最大跨度的人行橋。市民可以從新中軸線的這一頭跨江步行到另一頭。


新中軸線上有不少地標建築。


繼續向南拓展

將崛起多個文化地標

新中軸線繼續向南,走得更遠,更加生態化。在空中沿新中軸線往南看,廣州塔南側,毗鄰廣州塔的羊城廣場正在緊鑼密鼓地施工中。羊城廣場擬建三層地下空間及市政配套設施工程,地上1層,地下2層,計劃打造知名品牌的主力店、定制店、特色店和網紅店,並將建設擁有800個座位的劇場。羊城廣場南面,廣州美術館、廣州科學館的建設如火如荼,廣州美術館已露出宛如“水中盛放的英雄花”的外形,廣州科學館建成後將成為廣州科技傳播的平台,連通世界的窗口、科技旅遊文化地標。

再往南,海珠湖畔,嶺南翰墨園、嶺南曲藝園、百果飄香園、廣府風情園以及廣繡風雅園……一棟棟古色古香的傳統建築外部已經完工,風格各異,園區與海珠湖濕地公園一水之隔,可觀落日倒映湖面,登樓遠眺,更與廣州塔遙相呼應。“十里紅雲一灣水,八橋畫舫十六亭”,全國最大的文化館——廣州文化館新館也即將在海珠濕地旁亮相,成為廣州新中軸線上又一城市名片。


新中軸線上不僅有林立的CBD高樓,還有大型城市花園廣場和廣袤的濕地公園。


海珠湖南岸與珠江後航道之間,有著600年曆史的瀝滘及周邊地區將迎來巨變,瀝滘片區規劃打造新中軸線南門地標——數字科創灣。

新中軸線上不僅有林立的CBD高樓,還有大型城市花園廣場和廣袤的濕地公園。可以說,它不僅是廣州的發展軸,更是城市的景觀軸、生態軸。它不僅見證著新中國成立以來廣州的日新月異,更彰顯著廣州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的底氣,是廣州文化精神的空間載體,也展現著城市建設者不斷逐夢奮進的決心、智慧與發展謀略。

“從廣州城市古代中軸線到廣州近代中軸線,再到廣州現代中軸線, 從千年商都到中國南方大港,再到中國內地最佳商業城市,廣州城市中軸線的變遷反映了城市的變遷,代表了市中心從西向東的發展方向。”孫永生說,廣州城市現代中軸線一直向南延伸,將與廣州“南拓”戰略一道,開闢出新的發展天地,形成帶動粵港澳大灣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與地區共同發展的國際科技創新區、國際航運樞紐區。

伴隨城市持續生長,廣州可能會有第四條、第五條軸線書寫新的故事。



來源:廣州日報


瀏覽次數:791


蓮花時報


199a10e12f43ff00eee98a755967c50.jpg

同創集團-小.jpg

茅台.jpg

超然-小.jpg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