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廣州·粵韻丨越秀山麓鍾靈毓秀 莘莘學子灼灼其華

發佈日期:2022 年 11 月 04 日 09:56
  • 分享至:

課後時間,二中學生們在校園裡彈琴唱歌。

1872年前後,學海堂、菊坡精捨、應元書院全圖 圖片來源:《粵秀文脈》

阮元 畫像(資料圖片)

陳澧 畫像(資料圖片)

「頂天立地」在20世紀四十年代曾為二中校訓。(資料圖片)

在越秀公園,踏上百步梯尋找舊時書院的蹤跡。

粵秀文脈最寶貴的財富可能在於「尚真守正求實務本」的辦學理念,並在繼承中發揚,傳承中創新。

學生們在樹下讀書。


「越秀山邊,有間學校,有個先生,骨瘦如柴......」,這首老廣州小時候哼唱的童謠中的那間學校,究竟是一所怎樣的學校呢?

時光的指針撥回清代中後期,粵秀山(今越秀山)南麓應元路曾先後出現學海堂、菊坡精捨和應元書院三大嶺南官辦最高級別書院,摒棄「應試指揮棒」,從提倡實學到實施通才培養策略,再到擇師而從因材施教,這裡不僅是當年的嶺南文教重鎮,還開啓了中國現代教育之門,為國家向現代轉型培養了大量的學術大家及風雲一時的政治家。而在三大書院舊址上崛起的新式學校——廣州市二中承繼了應元路往昔的榮光,弦歌不輟,薪火相傳。

學海堂

清代嶺南最高學府

帶動廣州學術崛起

廣州傳統中軸線制高點——越秀山猶如一座雄偉的屏風,為千年古城藏風聚氣,乃學子靜心讀書理想之所。近日,記者在廣州市第二中學副校長李穎的帶領下,沿著越秀山百步梯往上走數十級,來到孫中山讀書治事處紀念碑下,只見四周古榕掩映,木棉參天,往東二十米便是今日的二中校園圍牆。「這裡是當年的學海堂,當時為讓開一株木棉樹,兩廣總督阮元令學海堂偏開門。」在李穎的詳細介紹下,二中的「前世」逐一展現在我們眼前。

學生可選擇老師「專學一書」

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是廣州教育史上一個熱火朝天的年份。粵秀書院大興土木進行重修;珠江、羊石、穗城書院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合併。其中最濃墨重彩的一筆當屬這一年4月,兩廣總督阮元在廣州城西文瀾書院(今下九路文瀾巷一帶)創辦廣州書院發展歷史標桿——學海堂。1824年,學海堂遷至粵秀山(今越秀山)辦學。學堂不大,但站在學堂門口極目一望,遠見百里,珠江波瀾壯闊,三塔參差,風帆葉葉從遠處獅子洋而來。全廣州的確沒有比這裡更好的讀書之地了,用阮元的話來說,這個地方最適合「養氣」。

如果說阮元對學海堂的選址是用心良苦的話,那他對教育的改革可以說是不折不扣的先鋒派。在學海堂創辦以前,廣州已有不少書院,但幾乎沒有一家不是以幫助學生通過科考為目的的,學的也都是八股文,奉行的完全是「應試教育」模式。學海堂之名源於漢代大學者何休的美譽「昔者何邵公學無不通,進退忠直,聿有學海之譽」。「招生簡章」在開篇就挑明:「首勸經史,而詩賦具備,唯獨不授舉業,專勉實學。」也就是說,注重經文史學之切實學問研究,不教八股。

在學海堂的課表上,經史、詩賦、天文、地理、算學、校勘、博物無所不包。學生對基礎課程掌握到一定程度後,就可以從《十三經註疏》《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文選》《杜詩》《昌黎先生集》《朱子大全集》中「擇一書肄習」,深入鑽研。這種「專課肄業生制度」類似於今天的研究生制度。用《學海堂志》里的話來說,就是「隨其資性,任選一書,養其所長」。

學生甚至還有選擇老師的權利,可以「於學長八人中擇師而從,庶獲先路之導」,以「成就後進,教育英才」。從摒棄「應試指揮棒」到實施通才培養策略,再到因材施教,學海堂可謂兩百年前嘗試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型的先驅。

出於「經世致用」的目的,阮元對自然科學表現出了極大熱情。一般的書院是不開數學課的,只有最高學府國子監才開設基礎算學課程。在學海堂,天文歷算是與經學一樣重要的課程,阮元還經常親自考查學生。在他給學生出的一道考題中,我們可以看到他遠超同時代人的開放頭腦。他問學生:「今大小西洋之法,來至中國,起於何時,所由何路?」在這裡,阮元不僅要求學生給出西洋曆法之來源的答案,還要他們給出詳細的論證。難怪梁啓超先生稱阮元是當時為數不多的具有科學精神的知識分子之一。著名學者錢穆說:「(阮元)實清代經學名臣最後一重鎮。」

精英盡出門下各有真才實學

在當時,省會各大書院的山長(即院長)多以進士以上充任,不少還是頗具名望的名儒。而學海堂廢除了山長制度,設立學長制度。學海堂首批八位學長由阮元親自指定,從「學歷」上看,功名最高的吳蘭修等六人也不過是舉人,趙均、曾釗只是貢生而已。八位學長雖然功名不高,但都精研經學,學術特長也各不一樣,體現了「專勉實學」的學海堂不拘一格的用人原則。在學海堂歷屆55名學長之中,甚至還有僅為生員的鄒伯奇。

不過,學海堂雖「不授舉業」,但並非排斥科舉,而是當時士子們所接受的多年教育中已經有充足的體現,沒必要重復。

學海堂開辦不到10年,阮元就調任雲貴總督,離開了廣東。他在行前做了一系列安排,從「學長聯合治校」到將大筆資金付交當鋪收利息支付辦學經費,再到「研究生深造計劃」,一一安排妥當。這些制度安排使學海堂順利運行了80多年。

「領海人物,蒸蒸日上,不致為風氣所囿者,學海堂之力也」。學海堂在清代教育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被譽為「清代考據學派的最高學府」。據統計,學海堂辦學的80多年間,有著作問世的就有300多人,出版著作數千種。廣州的學術圈也成為全國矚目的人文盛地。「清代後期許多著名的學者文人、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幾乎都與學海堂有直接或間接關係,」廣州市第二中學李穎、梁粱兩位老師告訴記者,其中有我們耳熟能詳的陳澧、鄒伯奇、梁啓超、胡漢民、朱執信等大家,眾多學海堂弟子在各地辦學和任教,引領了時代的教育改革。

菊坡精捨·應元書院

「菊坡」走出東塾學派

「應元」士子殿試奪魁

學海堂之後,菊坡精捨和應元書院相繼落戶粵秀山南麓,三大學府毗鄰相連,一時間廣州傳統中軸線的制高點——粵秀山書香繚繞,文人墨客雲集,成為當時廣東省文化教育事業的中心。

菊坡精捨:

學養深厚形成「東塾學派」

1867年,廣東巡撫蔣益澧、鹽運使方浚頤撥款將學海堂和應元宮之間的長春仙館改造成書院,為紀念南宋名相崔與之(號菊坡),取名為菊坡精捨。菊坡精捨在全省招生,每期僅招生50人。可以入學的學生有三種:一是全省具有舉、貢、賽、增、附、監資格者;二是粵秀、越華、羊城三所著名書院考取前列者;三是具有賢良正義品德、奇異才能者,可由各道、府、縣覈實保舉。可見,它與學海堂類似,都是針對已經接受過相當教育程度的學人而開設的書院,可以說是集中了廣東士子的精華。

蔣益澧、方浚頤商請陳灃出任菊坡精捨的山長。陳灃31歲時就被聘為學海堂的學長,長達27年之久。菊坡精捨創辦時,58歲的陳澧已經是嶺南德高望重的學者和教育家,他擔任菊坡精捨山長長達12年,傳承學海堂的實學辦學宗旨,在菊坡精捨開設經史文學諸科,分題課試,每年30課,每課分題講述,講課既有針對命題的內容,又連帶讀書之法。他推崇顧炎武的教育思想,注重培養學生的德育和智育並重發展,以顧炎武所倡導的「博學於文,行己有恥」為校訓,引導學生不僅要有廣博的知識,更要具備高尚的道德行為。

菊坡精捨承襲了專課肄業生制度,培養出新學派「東塾學派」的中堅力量——梁鼎芬、梁士詒、廖廷相、文廷式、於式枚、陳融等人。菊坡精捨也因此成為廣東繼學海堂之後的又一學術重地,與學海堂「後先輝映,粵省文風煥然改觀」。

應元書院:

開辦第一年就出了個狀元

在菊坡精捨創建約兩年後,又一所書院在粵秀山麓崛起。據《廣東書院史話》載,廣東布政使王凱泰來廣州之前,廣東在清代只出過莊有恭、林召棠兩位狀元。王凱泰認為廣州山明水秀,靈氣所鍾,斷不應只出兩個狀元,於是親自在城中勘察,最後看中粵秀山。「應元」二字取「山川感應,多出狀元」之意。當時廣州已有粵秀、越華、羊城三大書院和學海堂、菊坡精捨等。1869年,王凱泰決定另辟蹊徑,在菊坡精捨東邊設立了一個專供舉人肄業的書院——應元書院,專為解決一次未中的廣東舉人繼續應試而經費不足的問題。《廣東書院史話》稱:「應元書院就是一所研究生院。」

同治十年(1871年)是應元書院開辦後首個會試之年,一下子出了九位進士,其中五人入了翰林。梁耀樞成為廣東清代第三個狀元,「應元」二字果然「靈驗」。

在應元書院,研究學問與培養狀元並行不悖,王凱泰以阮元再傳弟子為榮,設古學考課,注重實學,從書院走出來的人並非思想封閉、冥頑保守的腐儒。同治十三年(1874年),應元書院又出了12位進士,譚瑩之子譚宗浚一舉摘得榜眼。譚宗浚除精於學術外,還酷愛珍饈美味,經常自創菜式,燒、燉、煨、靠、蒸,運用得出神入化,著名的譚家菜就是他創制的,因此老饕們又把譚家菜稱作「榜眼菜」。

光緒六年(1880年),譚宗浚回到廣州,補為學海堂學長。他一面繼續鑽研譚家菜,一面著書立說,留下了《遼史紀事本末》、《希古堂甲文》二卷、《希古堂文乙集》六卷等巨著。光緒二年(1876年),應元書院又出了九位進士,其中戴鴻慈更在中國近代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三大書院優秀的辦學傳統、辦學理念和辦學思想令廣州的書院進入一個重要的變革期:一在立足實際,空洞的玄談之論讓位於解決實際問題的切實學問;二在「創新」,不僅在學術風氣和方向上,且在教學體制等方面都有全新的面貌,「擇師而從」的教學制度、因材施教的教學措施、自由研究的學術風氣深刻影響了之後廣東的書院乃至全國教育的發展。

二中蔚起

書院故址辦起「市二中」

百年後校園書香更濃郁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粵秀山麓的這三間著名書院停辦。不過,百年書香仍裊裊不散,書院舊址崛起了新式學校——廣州市第二中學。

1930年市立第二中學掛牌辦學

鴉片戰爭後,傳統書院教育日漸式微。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清政府下令各地停辦書院,粵秀山麓的學海棠、菊坡精捨與應元書院亦於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停辦。之後,新式學校走上歷史舞台。1921年,為了紀念民主革命家朱執信,執信中學創辦,校址就在應元書院舊址,後該校遷往執信路。

繼學海堂掛牌110年後的1930年,廣州市立第二中學在文瀾書院掛牌辦學。徐甘棠任第一任校長(任校長之前為中大理科學長、廣東通志館館長,後曾任廣州市教育局局長),廣東現代美術教育的啓蒙者和開創者胡根天出任教導主任。首屆招生6個班,共190人。初中課程為公民、童子軍、國文、外國語、數學、博物、衛生、物理、化學、歷史、地理、體育、勞作、圖畫、音樂,共15門。1932年5月,學校遷入蓬萊路新校址,也就是現在廣州市一中的校址。

1932年,廣州市立第二中學增辦高中,招收男女新生各一個班,共開設13門課程。1936年,市立二中所有男生轉入市立一中,並且市立一中與市立三中合併為廣州市第一中學男校。市立二中則將原市立一中的女生全數收入,成為女校。

「學海堂是二中的辦學源頭。」1935年轉到粵秀山讀書的歐初曾回憶說,「學海堂、菊坡精捨、應元書院合在一起,從三元宮到應元官道都是二中的校園,那時還只是一個茅棚學校,我們唱的校歌歌詞中就有‘學海堂故址’的字眼,我自認為是陳灃的弟子。」

1938年,廣州市立一中、二中合併為市立初中、高中;1938年10月停辦。

1947年越秀山下繼承文脈

承續粵秀文脈和書院傳統,一路探索定位,輾轉多方後,市立二中於1947年再次進駐越秀山。時任校長王孝英女士在新的二中校園正座大樓上竪起了「頂天立地」的校訓。二中由此繼承越秀山的教育文脈,像三大書院一樣開始追尋教育的千年夢想。

二中復校後,學校的老師都是當時廣州的名師。校友回憶,中國著名書法家秦咢生是國文老師,學養淵博,上課不帶課本,但背誦如流,講解詩詞深入淺出。語文老師余克西要求高一學生寒假讀《修辭學發凡》(陳望道著)並寫出讀書筆記。數學老師林伯球不用圓規,就可以用粉筆在黑板上畫出一個標準的大圓圈。語文老師何亮東一堂課就講一個「之」字,其博聞強記使學生大為驚羨,歷史老師林憲在高一歷史課上的第一句話是「史料史觀非歷史」。地理老師李炳海的拿手好戲是畫地圖,他講到哪個洲,就在黑板上把相關地圖畫出來。

當今形成集團辦學新格局

1951年3月,廣州市立第二中學改名為廣州市第二中學。

進入20世紀,粵秀文脈翻開了新的一頁。2001年,民辦初級中學廣州市越秀區二中應元學校成立。2005年,二中高中部遷至科學城校區,校園憑蘇東坡曾結廬讀書的蘇元山而建,天然泉水匯聚而成北冥湖,湖中荷葉田田,書聲入谷,寧靜致遠,既有古代書院的幽靜,又有現代學校的氣派。校門口的百步梯、名為學海堂的圖書館和名為菊坡精捨的宿舍樓……無一不訴說著百年名校歷史。據說,由於二中高中部面積太大,剛入學的新生得靠一本學長們自制的「攻略」,才不至於在校園裡迷路。

2017年,廣州二中教育集團成立,以廣州市第二中學為核心學校,一體多翼,托管廣州市黃埔區蘇元學校、廣州市黃埔區會元學校、廣州市黃埔區開元學校、廣州市增城區應元學校、廣州市第二中學南沙天元學校,橫跨越秀、黃埔、增城、南沙四區,形成緊致型集團辦學新格局。

薪火相傳

以「元」文化立校塑造品格

「元,始也。」市二中繼承粵秀文脈,以應元路21號為起點,不斷發展壯大,辦學區域輻射越秀區、黃埔區、增城區和南沙區。「元」文化融入了學校發展的血液,二中人自豪地稱之為「義忠仁」(粵語發音與「二中人」同)精神。

每當步入應元路二中校園大門,在喧囂的城市裡奔突不停的心靈總能安靜下來,凝聚於空氣里的百年書香讓人沈醉,正門的登山梯級正是當年應元書院從大門至樂育堂梯級的遺制,耳邊似乎還能聽到百年來響徹不絕的暮鼓晨鐘……對1983年入學的「老二中」、中國科學院院士宋爾衛來說,即使經過了四十年,關於後山的記憶依然深植心中。那是晨讀、運動的好去處,只需越過一個小煤堆和一段矮圍牆就能到達。

有校友形容說,對二中的愛「始於顏值,終於校風」。在多位畢業多年的學子心中,二中的教育令他們受益無窮。「沒有急功近利的心態,沒有照本宣科的枯燥。」80多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魚類生理學及魚類養殖學專家林浩然說,即使在戰亂時代,二中也給了他一張安靜的書桌。二中學風嚴謹,重視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引導學生養成善於在社會生活實踐中提出問題的習慣,這個習慣讓人終生受益。

「每講一個科學理論,老師總會將科學家的人格故事和科學理論的發現過程透徹地講給我們聽,還會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在聽故事中瞭解科學家的思維方式,養成從生活中提煉問題並最終關聯到學科上的能力,這恐怕是宋爾衛院士在二中生涯中最難忘的一種上課方式了。

激勵學生結合特長自主選課

當記者走進位於黃埔的二中高中部,只見鐘樓接遠山,疊翠層巒,學生們或在「學海堂」圖書館自習,或在環湖校道上跑步,或在竹林里掩卷沈思。一位高三學生告訴記者:無論學業如何緊張,學校都堅持「留白」的時間。

「學生一天的在校時間僅僅有四分之一的時間是被安排的,這就給了他們極大的自主學習與自主選擇的空間。」二中校長張先龍說。

正如當年的學海堂一樣,廣州二中激勵學生結合興趣特長自主選擇,尊重學生的選課意願,開齊了所有的選科組合。「十年來,我們不折不扣地開齊、開足國家課程,開展豐富的社團活動和校本課程。」張先龍表示,學校注意學生學習的差異性,為不同基礎的學生提供不同層次的專業課程。具體說來,就是採取「1+1+1」的課程模式,即全面落實國家課程+強化基礎課程+為拔尖學生提供提升課程。為讓每一個學生都學有所得,學校強化學法指導,使學生在閱讀、查詢、筆記、作業、反思整理等方面都形成自己的理性認識,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此外,廣州二中也秉承三大書院注重探究實踐的精神,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學校定期組織大小級會、班會、小組會,既關注學生思想品德、學習興趣、學習習慣的培養,又給學生差異化交流的指引。除了課堂上教師的教導引導外,還提供足夠多的實驗實踐場所,讓學生親自動手體驗。

青山不語,且聽風吟。從市屬重點,到廣東、全國優秀中學,廣州二中這些年發展迅速,尤其是近十年學校辦學品質全方位躍升,在社會公眾眼裡儼然成了「網紅」,被賦予了有趣、有料、有範兒的神秘形象。不過,對「二中人」來說,他們最大的驕傲並不在於學校的高考成績有多出色,而在於他們有一個已經成為註冊商標的名字——義忠仁,「一日二中人,一世義忠仁」是「二中人」的口頭禪。

「真正的學校重在品質教育。」張先龍認為,學校不應只是分數的競技場。二中把生活作為一門課程,希望同學們深入地、深情地、踏實地、真切地對待生活,有節奏地生活,學習、娛樂、運動、睡眠等安排有序;豐富自己的體驗,多接觸外面的世界;審美地生活,注重生活的儀式感;廣泛交友,學會並享受與人面對面交流;學會每個年齡段該會的所有技能;學會準確稱呼自己所有的親戚,懂得生活中的禮儀……「以學生為本」和「因材施教」的理念在高中得到充分體現,學生的個性特長、興趣愛好、成材方向實現有機統一。

他說,廣州二中以「元」文化立校,希望全體「二中人」有顯明而牢固的集體人格和集體意識,這就是從「元」闡發出的四個字:真、實、誠、樸,真實學習,踏實做事,誠懇待人,樸實生活。學校育人的目的是培養「品行端正、習慣貞固、興趣高雅、身心健康」的學生。「二中人以真誠善良為底色,他年回校,不必知名、不必榮耀、不必富貴,只要你始終是一個真誠、善良、快樂的人,你就是二中的驕傲。」

回味歷史,粵秀文脈最寶貴的財富可能在於「尚真守正求實務本」的辦學理念,「元」「元」傳承,並在繼承中發揚,傳承中創新。

辦真正的學校,回歸教育本真,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粵秀文脈

學海堂,1824年創辦於粵秀山,1903年停辦。

菊坡精捨,1867年創辦於粵秀山,1903年停辦。

應元書院,1869年創辦於粵秀山,1903年停辦。

名校淵源

菊坡精舍弟子梁鼎芬出任廣雅書院第一任山長。隨後,梁鼎芬以武昌知府的身份兼任張之洞創辦的兩湖書院院長和方言學堂(武漢大學前身)監督。

學海堂弟子周汝鈞在北京參與創辦強學書局,後辦通藝學堂,再後併入京師大學堂,此為北京大學前身。

學海堂弟子梁啓超協助康有為創辦萬木草堂;在長沙擬定長沙時務學堂辦學章程(為湖南大學前身);起草《京師大學堂章程》。

學海堂弟子胡漢民於1921年參與創辦私立執信學校,並於1924年參與籌備中山大學。

學海堂、菊坡精捨的弟子門生在香港舉辦學海書樓,延續學海堂余脈,香港大學中文系亦與之密切相關。

此地有獅海珠江之勝,其人在儒林文苑之間。——阮元

博學於文,行己有恥。——顧炎武

為學如登山,來萬陟者僅。徐行必無躓,闊步不到峻。——梁鼎芬

宇宙間之科學,何一非積無限辛勞以求得區區數字者?——梁啓超


來源:廣州日報


瀏覽次數:764


蓮花時報


199a10e12f43ff00eee98a755967c50.jpg

同創集團-小.jpg

茅台.jpg

超然-小.jpg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