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太空競賽 拉開大幕

發佈日期:2020 年 07 月 30 日 11:08
  • 分享至:

2020072316053449453.jpg

(圖片:網絡)


「天問一號」誓要趕上美國25年

近日,中國和美國藉著絕佳的「火星探測器窗口」到來,在數日間隔內相繼把航天器送往火星,是次任務被外界形容為中美角力之爭「鬥到上火星」,也被視作中國誓要在太空探索領域上挑戰美國的雄心壯志。     

作為中國自主發射航天器前往另一個行星的首次任務,「天問一號」於7月23日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計劃將「一箭三雕」實現「環繞、著陸、巡視探測」三大任務,這在世界航天史上前所未有,難度和挑戰也非比尋常。「天問一號」預計在太空運行7個月後,於明年降落火星,若順利達成,中國將成為繼美國之後,世界上第二個成功登陸火星的國家。

     美國的火星探測任務將緊隨著於7月30日發射最新火星探測器「毅力號」。美國還將部署「機智號」火星直升機——第一台能在另一個行星上進行有動力飛行的飛行器。據NASA表示,在火星車收集火星樣本的同時,這個直升機將嘗試飛行,如果成功,將使未來的火星探測任務「在探索中擴大空中範圍」。

     是次「天問一號」任務亮點,是從來沒有火星任務試過一口氣完成「繞落巡」的三大步。歷史上不論是美國或蘇聯/俄羅斯,探索火星都是一步一步實行,蘇俄至今也只走了繞、落兩步,而美國也花了25年,才終於踏步實現「繞落巡」。中國的火星計劃起步時間雖然無法與美國相提并論,但「天問一號」欲一次過在探索火星中實現「繞落巡」的壯舉,以及是次行動的難度之高,可見「天問一號」計劃若成功完成,意味著中國將在火星計劃和太空探索領域上邁出一躍千里的壯舉。

中美的太空角力賽

     對於是次火星任務,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的高級研究員成斌分析:「美國顯然對中國可能在各方面超越自己這一想法感到不安。美國人的心理是,在太空中保持領先地位很重要。」回顧歷史上成功登陸火星的只有美國,歐洲過去兩次的嘗試都以失敗告終,蘇聯則在1971年成功登陸,不過通訊系統在20秒後隨即失效。2020年以前全球共實行了44次火星探測任務,其中美國21次,蘇俄19次,日本1次,歐洲2次,印度1次,完全成功的只有19次。

     中國於2003年首次將太空人送入太空,比俄羅斯和美國晚了40多年,但此後中國的太空計劃逐步抵達了一個又一個的新里程碑。去年,中國的嫦娥四號探測器成為首個在月球背面著陸的探測器。今年6月,中國將最後一顆北斗三號導航衛星送入軌道,完成了能與美國全球定位系統(GPS)競爭的本國導航系統。 

澳門科研助力探索火星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成功啟程,「天問一號」任務中也有澳門科技的人才和資源助力。澳門科技大學月球與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張可可講座教授表示,2016年12月1日,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工程總設計師張榮橋一行前往澳科大,與大學太空科學研究所就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中開展合作相關事宜達成共識,邀請澳科大研究人員深度介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科學研究工作,雙方同意由澳科大負責火星環繞器工程測量分系統可分離遙測探頭研製生產,數據處理及分析工作。

    按照國防科工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安排,澳門科技大學於2017-2018年在珠海承辦了「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有效載荷探測技術和數據處理」第一次和第二次學術研討會,推動工程與科學對接,為火星任務科學研究做好先期準備,保證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編輯:Khai



瀏覽次數:818


蓮花時報


199a10e12f43ff00eee98a755967c50.jpg

同創集團-小.jpg

茅台.jpg

超然-小.jpg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