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廣州·粵韻丨雲山珠水廣州城,循圖溯源兩千載

發佈日期:2022 年 08 月 15 日 14:29
  • 分享至:

世人常說“滄海桑田”,世界變化波瀾壯闊,卻總有城市宛如滄海明珠,歷經歲月淘洗,亙古至今熠熠生輝。把古時0.05平方公里的任囂城,置於今天7434平方公里的廣州來看,狹小得不值一提,但廣州成為千年商都和貿易大港的征程,正是從這里拉開序幕。且讓我們循著一張張珍貴的古地圖和歷史文獻以及專家解讀,一同認識廣州城2200多年的嬗變。


①《永樂大典廣州府境之圖》。


古代廣州·山水城市

秦漢·初始

任囂城開啟

廣州建城史

一個春光明媚的日子,記者從文明路起步,一直走到有近百年曆史的永漢電影院,北京路步行街隨即映入眼簾,但見人流如鯽,充滿嶺南風情的騎樓商舖林立。就在人們腳下,千年古道層層疊壓了11層路面,由上而下分屬民國、明清、宋元、南漢、唐代5個歷史時期。當行至與之毗鄰的中山四路南越國宮署遺址時,腳下更是埋藏著自秦到民國共12朝的曲流水渠、宮闕園苑、重軒三階、玉樓金閣等遺跡……2200多年的時光如白駒過隙,塑造了這個中國獨樹一幟的歷史名城。

公元前214年,秦朝在嶺南設南海郡,南海郡下設博羅、龍川、番禺、揭陽四縣。南海郡尉任囂在番禺築城,史稱“任囂城”(見圖⑤),位置在現倉邊路、越華路、中山四路、北京路一帶,面積約0.05平方公里。這彈丸之地開啟了廣州2200多年的建城史。任囂對趙佗的臨終遺言道出在此選址建城的原因:“番禺負山險,阻南海,東西數千里,頗有中國人(注:中原人)相輔,此亦一州之主也,可以立國”(《史記》)。


⑤廣州歷史城區示意圖(地圖底圖數據參考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編制的《廣州城市地圖集》,製圖/周振豐)


趙佗立南越國,以任囂城為核心擴城,興建南越國宮署,再一次提升了廣州的政治地位和軍事地位。據歷史地理學家和考古學家研究,趙佗城(見圖⑤)範圍大致是東至現芳草街、西至現華寧裡、南至現西湖路、北至現越華路一帶,雖然規模僅為漢長安城的1%,但南越國控制的土地達秦朝國土面積的1/10以上。此後兩千多年間,中山四路一帶一直是廣州的行政中心,歷代官衙、署衙都建於此,這在世界城市史極為罕見。

據歷史地理學家曾昭璇考證,當時番禺城(廣州古稱番禺)所在地為台地,山崗向南傾斜,其間有小河、乾穀切開。番禺城的得名是從南海郡治番禺縣而來的。為什麼叫“番禺”呢?有的學者認為城裡有番山和禺山(番山和禺山大概在今北京路東西兩側,現已湮滅);有的認為原意應為“嶺外蕃(番)邦蠻夷之地”;有的認為“番”即古越語的“村”,“禺”即古越語的“鹽”,“番禺”即“鹽村”的意思,為南越人聚居地的名字(注:1921年廣州正式建市,番禺縣治與城市剝離分治,1932年,番禺縣治從廣州城區遷至新造。2000年番禺撤市改區,番禺成為現在廣州市的市轄行政區)。


南越王宮署遺址內的月彎形水池與水閘遺址。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王維宣


公元前111年,漢武帝滅南越國,把嶺南的首府設在蒼梧郡(今廣西梧州一帶)的治所廣信城,廣州仍稱南海郡。自南越國都城受到戰火破壞後,在300多年裡(至217年),古廣州再無大規模的城池建設。


南越國宮署遺址考古地層關鍵柱剖面圖


公元210年(東漢三國年間),交州刺史步騭來到番禺,“觀尉佗舊治處,負山帶海,博敞渺目,高則桑土,下則沃野”,深覺此處“宜為都邑”,便將交州治所從現梧州一帶遷到廣州,恢復了廣州的嶺南政治中心地位。步騭重新修城,並向北擴大。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倪明)

唐宋·雛形

唐舊城改造

宋擴建三城

廣州自建城以來,一直圍繞著江河水系,尋求著城水共生共存之道,也不斷突破著城市發展的邊界。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歷史文化名城研究所所長孫永生表示,廣州城牆和道路不像北京城那樣方方正正,也不像巴黎沿中軸線那樣呈點狀分佈,而是順珠江岸線、水系變遷和地勢而為,廣州古時可謂是名副其實的山水城市,是“小城大港”。

自秦朝開始,廣州就是中國的海上門戶。唐代的廣州港已發展成可容大小海船近千艘的港口,官方首設市舶使(中國最早掌管海外貿易的官職)於廣州,並開闢了長達1.4萬公里、通向波斯灣的航線(史稱“廣州通海夷道”),這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航線。此時廣州城區未有擴展,但城外發展非常迅速,尤其是西城外,由於“海上絲路”的興旺,12萬外商湧到廣州。唐代宰相陸扆曾驚嘆:“番禺巨鎮,雄藩夷之寶貨,冠吳越之繁華。”(《授陳佩廣州節度使製》)官府專門在城西建立了蕃坊(今光塔街一帶)作為外國人聚集區。今天,我們重讀劉禹錫“連天浪靜長鯨息,映日帆多寶舶來”的詩句,仍能感受到當年廣州的繁榮。

唐朝年間,廣州開始了大規模舊城改造。據《新唐書》記載,開元初,廣州都督宋璟到了廣州後,開始在民間普及燒陶瓦、砌土牆,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民居“升級改造”工程。對這一項大規模民居改良工程的效果,《新唐書》用“越俗始知棟宇利而無患災”一句話來總結。

南漢時期,番山和禺山被鑿平,城市直接面向珠江。

宋代,隨著廣州經濟的發展、人口的增加,原來的古城“僅容府署倉庫而已”,城市需要擴建。宋神宗(1068-1085)時期,廣州的經濟發展已經具備了擴建新城的物質條件。宋代是廣州城垣發展的高峰期,對廣州城進行擴建和修築達20多次,最重要的工程是修築子城、東城和西城,史稱“宋三城”(見圖②)。東城在今豪賢路、芳草街、文明路、文德路範圍內,子城大致在今越華路、倉邊路、大南路範圍內;西城大致在今教育路、東风西路、人民路、大德路範圍內。珠江沿岸形成沿江商業區,此格局一直延續到明清。


②廣州“宋三城”示意圖


此外,宋代廣州官方對城市進行規劃改造,縱橫的街巷將城市分割得條塊分明,奠定了今日廣州老城區的格局:街道佈局呈丁字形,面積最大的西城為商業區,呈井字形,聚集了大量外商。宋代地方官還修通了城市供水、排水系統——“六脈渠”,直到民國時期仍起著重要作用。延入城中的南濠、清水濠和內濠兼有通航、排澇、防火功能,東郊開闢鹿步滘,是海外商船避風港。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倪明)

明清·繁盛

雲山與珠水

格局初成形

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永嘉侯朱亮祖對廣州城進行擴建,把北城牆擴展到越秀山上(見圖⑤)。朱亮祖還在越秀山上修築了一座五層高樓,這就是現在著名的鎮海樓。廣州城從番、禺二山小尺度的山水格局發展到中尺度的“雲山珠水”,城廓猶如懸掛的一口大鐘。


雄踞越秀山上的鎮海樓。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蘇俊傑


這一時期,廣州沿著珠江向西拓展城市功能,清初大儒屈大均在《廣東新語》裡寫道:“香珠犀像如山,花鳥如海,番夷輻輳,日費數千萬金。”

此外,河南(珠江南岸)沿江一帶在明代也逐步得到開發,主要為遊覽區和住宅區。

清代廣州城在總體佈局上演襲了明代城市佈局形態。據《越秀史稿》記載,清順治四年(1647年)建東西二翼城,各長二十餘丈(約60米),各有一門,向南直通江邊,被稱為“雞翼城”“雁翅城”。

根據古地圖推斷,清代城牆大致東至今越秀路,西至今人民路,南到今一德路、泰康路、萬福路,北到越秀山,城區面積約5.11平方公里。在清代大清門外是天字碼頭,入大清門沿雙門底往北一帶分佈的是書院、學宮、布政司、廣州府、巡撫部院等官府衙門。


廣州古今城區對比示意圖③繪製於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的《廣州府輿圖》,反映了康熙年雲山珠水間廣州城的樣貌。


此時的珠江沿岸一帶,從天字碼頭至東濠口(即東堤一帶)十分繁華。東濠口靠近碼頭,形成了專為過往商賈服務的城外商業區,後因多次火災,碼頭西移至沙面的潮音街一帶,東堤一帶日漸衰落,西堤成為城外繁榮的商業中心。古六脈渠逐漸失去交通運輸功能,至清代末年,六脈渠水系逐漸被填塞或被改為地下暗渠,今天已難覓踪跡。

清中葉以後,廣州成為“一口通商”的口岸城市,城市的發展突破了原有城牆的限制,沿著珠江兩岸和西關平原發展。十三行在城牆外的城西興起,當時的珠江上百舸爭流,江畔西式建築林立,往來商人絡繹不絕,也帶動了西關、河南(南華西一帶)的發展。

清朝晚期,沿珠江一線密密麻麻佈滿了建築。1859年英法聯合租用沙面,廣州沿珠江向西發展的城市空間結構基本穩定。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倪明、杜娟)

近代廣州·先鋒城市

廣州率先設市城區向東擴展

辛亥革命後,廣州開始向東擴展。

1921年,廣州在中國首度設市,市政建設隨之開啟。廣州東部崗臺、叢林、田野和散落的村莊抓住了當時城市規劃師的眼球,城市空間向東擴展的戰略一錘定音。

1911年建成的廣九鐵路(廣州大沙頭至香港九龍尖沙咀)是撬動東山開發的支點。東山成為海外華僑、軍政官僚和買辦富商擇地建宅的首選地。民國期間,廣州城市東部區域出現了東山別墅群、五山高校群、黃埔港群,功能上互為依托,為城市向東發展構建了良好框架。

為何當時廣州城市發展是向東而不是向南、向北?孫永生解釋,蓋因廣州北部多山,沒有建設腹地,向北發展受到地域限制。向南呢?當初廣州曾規劃往南發展,跨江發展可謂是當時廣州官方的一個夢想。20世紀初,今日的工業大道沿線仍是沼澤和農田,但依托便利的水運條件,海珠島的南石頭地區開始出現了工業企業。而城市跨江發展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跨江橋樑的建設問題。1933年,廣州首座跨江大橋——海珠橋建成通車,為城市向南拓展延伸打通了珠江“天塹”。隨著海珠橋的開通,民國政府明確了將工業區放置在“河南”的策略。陳濟棠主政廣東期間,先後規劃建設了三個工業區,即西村第一省營工業區、河南第二省營工業區和南石頭第三工業區,後二者均在“河南”地區。

實際上,民國時期,廣州計劃在珠江上建設3座跨江大橋,除了海珠橋外,還有西堤鐵橋和西南大橋,可惜後兩座橋樑的建設計劃沒有實現。此後,抗戰爆發,海珠橋被炸,城市南拓步伐不得不遺憾終止。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中提出的往西與佛山一體化發展的戰略規劃同樣中止。

孫永生介紹,廣州選擇向東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還與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中提出的建設南方大港的設想有關。1932年~1938年間,廣州官方在魚珠碼頭東側建設了萬噸級的深水碼頭和倉庫,史稱“黃埔新埠”,城區與港口之間“啞鈴狀”的空間格局逐步形成。此後,廣州不斷修建港與城之間的東西向道路,其中,農林下路到黃埔的中山公路(後更名為中山大道)的建設,帶動了東部地區的發展。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杜娟)

當代廣州·國家中心城市

優化城市框架古老廣州向海而生

“是歷史選擇了廣州,在廣州建城得天獨厚。廣州地處三江(北江、西江、東江)交匯地帶,為秦代嶺南交通樞紐、軍事要塞;與此同時,秦朝從廣西開拓靈渠,從西江直抵廣州城,令廣州成了當時的中心。”孫永生雖然不是廣州本地人,但緣於在廣州求學、工作多年,說起廣州城的歷史變遷如數家珍:“古人選址建城充滿智慧。趙佗城所在之處,是被越秀山、番山和禺山拱衛著的台地。台地基岩乃堅硬的沉積岩,保護古城少受地震破壞;'北山南水'的城市格局猶如一道'屏風',可有效減少風災。水道既是天然的護城河,又提供了充足的淡水資源。為了防止海潮倒灌,南越國在江岸邊修建了木構水閘(現光明廣場負一層),是世界上目前已被發現的保存最完好、年代最早、規模最大的古水閘遺址。”

孫永生說,從歷史上看,廣州城市的發展方向經歷了一個先向西拓展,然後再折返東進的過程。民國之前,廣州城區之所以沒有向東發展,原因在於東山崗阜連片,搞建設非當時技術能力所及。

新中國成立後,廣州城市拓展仍然是“一路向東”。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重點在於完善東山區的城市功能,建設大沙頭對外交通樞紐、增加大型公共服務設施等。建設新村和郵電新村的建設是東部建設又一個新起點,引導市民遷入東部地區;後來又為歸國華僑建設了華僑新村,引進了友誼商店為外賓和華僑、港澳台同胞及其親友服務,為廣州東部再次注入國際色彩。

改革開放後,廣州城市建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在幾代廣州人的奮鬥下,現代化建築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廣州成為一座宜居宜業的美麗之城。


廣州古今城區對比示意圖④今日廣州市中心城區地圖(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供圖)


“一個體育中心可以帶旺天河區。”孫永生說。1984年,廣東為舉辦第六屆全國運動會興建天河體育中心,拉開了天河商圈建設的序幕。此後,隨著六運小區、廣州東站和珠江新城的相繼建設,城市核心再次東移。最能讓人們直觀感受到廣州東進節奏的是城市製高點的不斷東移。從愛群大廈到廣州賓館、白雲賓館,再到廣東國際大廈和中信大廈,一直到現在珠江新城的東塔西塔,廣州的地標建築“一路往東”。此外,跨江發展也是廣州一直以來城市拓展的主要方向。1950年海珠橋重建通車,廣州繼續在珠江南岸發展工業,既解決了城市均衡發展問題,也穩定了城市空間結構。

時光荏苒,廣州市行政區劃經歷了數次調整,目前市轄11區,全域總面積7434平方公里。《廣州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2022年)》這樣描述今後五年的目標任務:“國家中心城市和綜合性門戶城市建設再上新水平,國際商貿中心、綜合交通樞紐、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持續增強,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作用不斷彰顯,省會城市服務保障全省發展大局能力進一步提升,國際大都市建設紮實推進,推動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取得重大成就。” 廣州將對年度投資3640億元的780個市重點項目實施“攻城拔寨”行動:推進項目落地實施,力爭固定資產投資超9000億元,建成南沙四期自動化碼頭、近洋汽車碼頭等項目,推進龍穴島疏港道路和環大虎島公用航道建設;建成佛莞城際、廣佛環線佛山西至廣州南段、7號線一期西延線,開工建設廣州至廣州南聯絡線、廣州東站改造工程等軌道項目;推進3個國鐵、8個城際、11個地鐵、9個綜合交通樞紐項目建設。


(資料圖片)去年上半年,正在建設中的海心橋在藍天白雲下十分美麗。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蘇俊傑


2200多年滄海桑田,我們循圖展望廣州的未來,古老的廣州正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倪明、杜娟)

明·孫蕡《廣州歌》

廣南富庶天下聞,

四時風氣長如春。

長城百雉白雲裡,

城下一帶春江水。

少年行樂隨處佳,

城南橋畔更繁華。

當代廣州

現轄11個行政區面積7434平方公里

近代

城市東擴

在東部區域出現東山別墅群、五山高校群、黃埔港群

明清

古城北擴

“宋三城”合一,且向北擴展,將北城牆建在越秀山上

唐宋

“宋三城”

東城在今豪賢路、芳草街、文明路、文德路範圍內,子城大致在今越華路、倉邊路、大南路範圍內;西城大致在今教育路、東风西路、人民路、大德路範圍內。

南越

趙佗城

大致東至現芳草街、西至現華寧裡、南至現西湖路、北至現越華路一帶

秦代

任囂城

現倉邊路、越華路、中山四路、北京路一帶

廣州好,憑眺越王台。千里江山來眼底,十年生息入詩裁。雲海一天開。

廣州好,月上試憑欄。銀漢繁星燎夜宇,珠江漁火照明瀾。俯仰幾回看。

2200多年來形成

三條城市中軸線

經過2200多年滄海桑田的變遷,廣州以珠江為東西向的城市景觀主軸線,在各歷史時期形成了3條南北向城市中軸線,分別為古代中軸線、近代中軸線和新中軸線。

中軸線是城市繁華的中心,中軸線之於城市,如同靈魂之於生命。

古代城市中軸線以北京路為中心,北起越秀山,經官署衙門(今省財廳)、商業區,終於珠江北岸的天字碼頭。

近代廣州城市中軸線:越秀山—中山紀念碑—中山紀念堂—人民公園—起義路—海珠廣場,南北長3.3公里。

當代廣州城市中軸線:燕嶺公園(瘦狗嶺)—火車東站—天河體育中心—珠江新城—廣州塔—海珠湖,南北長12公里。


來源:廣州日報


瀏覽次數:1024


蓮花時報


199a10e12f43ff00eee98a755967c50.jpg

同創集團-小.jpg

茅台.jpg

超然-小.jpg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