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廣州·粵韻|穗城之名名實相符 倉廩豐足百姓有福

發佈日期:2023 年 08 月 25 日 10:35
  • 分享至:


民以食為天,糧食儲備對人們的生活至關重要。先秦時期,中國已有糧倉,「平糴法」傳承至今。漢代,廣州有諸多源自中原又契合嶺南氣候的乾欄式民居,配有高離地面的糧倉。隋唐後,中原人大規模南遷並開發嶺南,珠三角逐漸成為富庶之地。宋代,廣州孕育出全國第一大米市,嶺南糧倉體系亦趨成熟。明清以降,廣東人口持續增加,除了國內的糧食,海外糧食最先沿著海上絲綢之路運抵千年商都,匯聚於城中糧倉,保障居民的「米袋子」,「有米」的城市撫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廣州人。


倉前街糧倉遺址


古憶

倉人掌粟入之藏,辨九谷之物,以待邦用。——《周禮》

漢代廣州民居配有糧倉乾欄 建築遠離地面可防潮

8月,國內新季早秈稻大量上市,位於南沙區的廣州市糧食儲備加工中心內車水馬龍,一車車剛從湖南、江西等糧食主產區收購的新谷準備入庫。倘若時光倒流,我們回到兩千多年前的8月,或許同樣可以見到人們忙忙碌碌,將稻穀收入糧倉的勞作場景。

廣州簡稱「穗」,「五羊獻穗」神話千古傳誦,說明廣州地區很早就出產稻穀。公元前214年,秦統一嶺南,五十萬軍民南下,帶來了中原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趙佗治理南越國時「教民耕種」,嶺南農業生產水平突飛猛進。漢代,嶺南就有雙季稻。東漢楊孚《異物志》載:「稻,交趾冬又熟,農者一歲再種。」《水經注·溫水注》中也有「九真自東漢開始,有‘兩熟之稻’」的記載。

雙季稻的出現為嶺南糧食的增產和積貯創造了條件。我們如今能瞭解漢代糧倉的樣貌,源自當時先民有「事死如事生」的觀念。他們習慣將生前的陽宅以「等比例模型」的方式,安置在墓地中,期待在九泉之下也可享受。近年來出土的文物證實,嶺南在西漢中期已有糧倉,如中山二路出土的漢代陶倉。如今廣東省博物館、廣州博物館都收藏著一種特別的古陶器,陶器頂端有尖帽、主體呈圓筒狀。這種陶器叫囷,是漢代先民用來儲糧的。廣州出土的漢代糧倉模型數量頗多、分布頗廣。2010年,先烈中路99號大院工地內發掘出8座古墓,保存最為完好的是兩座西漢晚期古墓。墓葬中出現了「家宅」模樣的隨葬品——房屋、豬圈、糧倉、爐灶、水井等一應俱全。這個「家宅」有兩座相連的兩層房屋,樓下是豬圈,屋外有圍牆圍著一個院落。考古人員發現,糧倉在前室,結構非常堅固。糧倉旁邊是水井和爐灶,另一頭是兩層的房屋……既美觀又實用。考古學家認為,墓主生前的家宅或許就是這個模樣:一座利用中原先進技術搭建的乾欄式建築,樓下養豬養雞、樓上住人。糧倉建在高離地面的柱架上,藏於屋子一角,這種建築最適應廣州氣候,能防潮、防霉。


小洲村糧倉遺址


隋唐糧倉體系已成熟 宋代廣州成第一米市

隋唐是中國古代糧倉制度體系的成熟期。唐代的糧倉包括正倉、轉運倉、太倉、軍倉、常平倉、義倉等,功能各異。《唐大和上東徵傳》載:「十月作田,正月收粟,養蠶八度,收稻再度。」

不過,在唐代,廣東除珠三角一部分和粵北韶州等地開發較早外,還有很多地方尚未開發,糧倉建設相對緩慢。即便盛唐時,廣州依然沒有常平倉,廣東軍糧亦需外地接濟。這一狀況在宋代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宋代,中原人大規模南遷,應用更為先進的生產技術,馴養耕牛,建設水利工程,擴大耕地面積,糧食產量大增,不少人因此獲得嘉獎。比如北宋崇寧年間(1102年~1106年),廣南東路轉運判官王覺開墾萬頃荒田,被皇帝下詔升官。

宋真宗時,朝廷在廣州首置平抑糧價的「常平倉」,通過「平糴法」,採用市場手段平抑糧價,高效流轉糧食。彼時廣州是一座「有米」的城市,孕育出全國第一大米市。宋人朱熹曰:「廣南最系米多去處,常歲商賈轉販,舶交海中。」南宋臨安(今杭州市)多次從廣東運糧,如淳熙九年(公元1182年),皇帝就下詔「糴廣南米赴行在」。

經濟史家全漢昇認為,「(廣東)出產的米,連同在廣西出產的,都先集中於廣州,然後運往沿海各地出賣」。所謂「舳艫銜尾,運之番禺,以罔市利」,輸入廣州的米,其中一部分供廣州人消費,大部分沿水路北上,運往北方銷售。

越秀區西門口附近有一條米市路,就見證了當年的輝煌。宋代,廣州「雙門底」以南(今北京路段)成為商業鬧市,由於當時盛行行會制度,每一條街上的商鋪做的幾乎是同一種生意,米店聚在一處就構成「米市一條街」,米市街(後改名米市路)由此得名。米市路與城西南的南濠口、西澳(碼頭,今詩書街、省中醫院一帶)近在咫尺,運米方便。日前,記者來到米市路,南北向兩車道的馬路旁已難覓米市,商鋪多賣電子產品,唯有一個個門牌留存著「第一米市」的記憶。

今越秀區倉邊路一帶,在宋代同樣有臨水而建的糧倉。《廣州越秀古街巷》記載,宋代中期建炎年間(1127年~1130年)已有倉邊街。當時,倉邊街一帶有甘溪,是重要的水上交通運輸線。為免水患所累,糧倉要建在地勢較高的地方,今倉邊路西側的舊倉巷一帶,當時正是甘溪畔的坡地。

宋代,廣州的米一度太多,糧倉都不夠用。歷史學者楊芳在《宋代倉廩制度研究》一文中介紹:宋代有存貯樁管米的倉廩,也稱為樁積倉、樁管倉、廣儲倉等。樁管米是朝廷封存應急的專用物資,地方只有代管之責,非朝廷旨意,其他部門無權調撥、使用。廣州廣儲新倉的倉廒屋宇有六十五間,能盛米九萬余石。嘉定六年(1213年),一位姓趙的郡守監丞發現,廣儲新倉已盈滿。不少稻穀未找到積貯之所,只得露天倉屯。當年,廣州「有米」的盛況可見一斑。

元代廣州糧食出口海外 清代糧食抵穗免收關稅

元明清三代,廣州的糧倉還承擔糧食進出口的倉儲功能。元代規定米糧不准下海,但廣州私運出海之事屢禁不絕。《通制條格》記載:廣州官民於鄉村糴米伯(百)碩(即「石」)、阡(千)碩至萬碩者,往往搬運前去海外佔城(今越南)諸番出糶,營求厚利。

明太祖洪武三年,朝廷命州縣於四鄉各置預備倉(永樂中移置城內),出官鈔糴糧貯之以備賑濟,荒年借貸於民,秋成償還,並成定制,為的是備戰、備荒。明初《永樂大典·廣州府境之圖》上還標有兩個永豐倉。一座在西湖畔元代五仙觀舊址,另一座在六榕寺的北部。

清代,廣東推行「攤丁入畝」,人口激增,糧食漸不足,需要進口糧食。康熙帝聽暹羅來使說暹羅(今泰國)的大米又多又便宜,決定進口「暹羅米」。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首批「暹羅米」運到廣東。雍正下令廣東按市場價從速銷售「暹羅米」,而且一律免稅。於是,廣東成了首先吃上「暹羅米」的地方。

據粵海關報告:道光十年(1830年),廣州共進口糧15艘,裝米5965000余斤,谷1220400余斤;十一年,船17艘,米5920500余斤,谷928000余斤;十二年十月二十日前,糧船29艘,裝米12264000余斤,谷15萬余斤,數量頗多。

國內外的糧食匯聚於廣州糧倉,城內留下諸多糧倉遺跡。在古代,為方便糧食調運,糧倉設在重要水運通道附近。廣州氣候多雨潮濕,糧倉建設還得考慮防澇、防潮的因素。因此,古人利用越秀山以南台地,如坡山、番山、禺山,且有河谷錯落其間的地方建糧倉。

南越王博物院的專家王志華認為,清代,廣州建設糧倉集中分布在五處地方:一是建在倉前街的裕信倉(稻穀倉)、義倉,明代此處已設有預備倉、永豐倉、義倉等多個糧倉;二是建在起雲里的常平倉,朝觀街的常平倉、大有倉、豫豐倉,該地地勢較高,並有右一脈豪渠經過,排水順暢,是理想的糧倉選址;三是建在禺山崗地上西湖路的西湖倉、惠濟東西義倉;四是建在番山崗地上城隍廟西的永豐倉(容豐倉);五是建在倉邊街福恩里的漕穀倉、倉邊街仁和里的常平倉(監穀倉)、倉邊街的安平倉。

近日,記者在百靈路、六榕路附近找到兩條巷子,一條是稻穀倉,另一條是倉前街。清初,駐粵八旗兵在這裡建有穀倉,稻穀倉為昔日穀倉之所在,倉前街因位於穀倉之前,故而得名。走到倉前街口,只見書有「倉前街」三個字的牌匾懸在藤架中間,兩塊竪匾分列兩旁,上書《管子·牧民》中的名句:「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

保證日常供應,防備不時之需的糧倉成為庇佑廣州百姓的壓艙石。清初兩王入粵,圍攻廣州長達十個月,廣州之所以巋然不動,城裡的糧食儲備起了重要作用。

義倉則是災民最後的依靠。《廣州市志》記載,惠濟義倉建於道光十五年,地點就在西湖街,由總督盧坤倡議,紳商捐銀舉辦,置有田畝數十頃,為全省義倉之冠。1919年2月11日,報紙刊登了《惠濟義倉派粥》的報道,大意是冬季天氣嚴寒,廣州惠濟義倉決定向貧困百姓派粥、發放棉衣。派粥的時間是每天早晨,數量為16擔,地點有三處,分別為瞽目院、老人院及東北校場……

有意思的是,海珠區小洲村也有糧倉遺址。那時,大戶人家多建有私人糧倉,以備不時之需,小洲村的糧倉遺址即是當年小洲村富戶的儲糧之地。

走進小洲糧倉遺址,只見現存的主體大屋有兩層樓高,用青磚白灰築牆,中有一扇朱紅色對開門,上掛「糧倉」牌匾,旁有對聯,門鎖緊閉,裡面約200平方米,能夠儲備多少糧食,已不能細數,但亦顯出這戶人家的殷實和富足。

如今小洲古村不再種糧,糧倉亦無須藏糧,遠離了農耕氣息,但「精神糧食」迅速補充進來,一些書法、繪畫、篆刻等文藝人士喜歡上了這裡的古樸,紛紛前來,一時間小洲古村裡大小畫室多達7000余家,從容收租的小洲人依然相當「有米」。

新景

乃求千斯倉,乃求萬斯箱。黍稷稻粱,農夫之慶。——《詩經》

新中國成立後珠江成廣州大「糧道」 江村庫沿用六十多載

國家大本,足食為先。新中國成立後,廣東省在接收不足12.5萬噸容量的房式糧倉基礎上,開始了國家糧油倉庫的建設,呵護居民米袋子。

20世紀50年代,在陸運不發達的時代,珠江成為廣州人的大「糧道」,廣州在芳村口岸碼頭建設糧食專用碼頭,杏村倉、衝口倉兩個糧食倉庫陸續建成,為廣州的經濟發展與糧食供應保障助力。

走進今番禺區新造珠江後航道旁的良倉創意園,只見2萬多平方米的土地上,一座座20米寬的倉房拔地而起,色彩繽紛,排列整齊,黃色的起重機停靠在江邊。

新造良倉創意園


1969年,25歲的李婆婆新婚不久,便離開中山,隨丈夫來到新造糧倉,一待就是53年。在她記憶里,「丈夫是糧倉的第一批職工。1950年後就一直在這裡工作和生活。」李婆婆記得,建倉後的30多年里,從單一矮胖的蘇式倉到平頂倉,再到樓房倉,新造的倉房數量不斷增加。糧食入庫、調運,起重機高舉,輸送帶轉動,近百名職工各司其職。20世紀80年代,這裡糧倉儲存量達6萬噸。

20世紀60年代,我國推進糧倉建設,引進了前蘇聯的機械化房式倉,即「蘇式倉」,廣州在荔灣區芳村長堤街31號建起的芳村糧庫就是典型的「蘇式倉」。「蘇式倉」為磚木結構,外形類似現在的平房倉,倉庫上方有窗戶,便於通風,單個糧倉倉容在一千至三千噸。從當時來看,芳村糧庫算規模挺大的倉庫,總倉倉容近8000噸。彼時,番禺縣、從化縣、增城縣還有土圓倉,外觀為圓形,四周由水泥和磚砌成,單個倉庫倉容為200至300噸左右。

20世紀60年代末,位於白雲區江高鎮落成的江村糧庫為磚混結構的平房倉。與「蘇式倉」對比,江村倉的總倉容達數萬噸,倉容量更大,且江村糧庫沿用至今,目前還保存著不少糧食。

「糧食其實是有生命活動的,呼吸的時候會消耗營養物質,加上蟲蛀侵蝕,在儲存過程中會出現變質、損耗等問題。」廣州市糧食集團儲備分公司總經理王小堅記得,當時廣州的糧食主要從周邊縣調撥收購,糧食運輸回來後,工人將一袋袋裝好的糧食扛進糧倉,再一一堆碼。1988年,他從鄭州糧食學院畢業後,入職廣州糧食部門,成為了一名糧食技術管理員。他負責保管糧食,如果糧食出現了蟲害,要及時進行殺蟲處理。當時的糧食保管技術採用較為單一,王小堅要用鐵桿探溫針探測糧食溫度。與人類使用的體溫計不同,糧食的探溫針長1.5米左右,插到糧堆測試糧食溫度。每隔幾天,護糧員就將探溫針從糧堆里拔出來,讀取上面的溫度指數。同時,有經驗的保管員再憑感官判斷糧食的水分和糧食的等級。


廣州市糧食儲備加工中心


改革開放後糧食進出倉實現半機械化 廣州庫倉容超十萬噸

1979年之後,廣州處於改革開放前沿,經濟快速發展、人口劇增,糧食需求亦大漲。1992年,全國實行糧食經營和價格放開,隨後,廣東也實行糧食地方儲備制度,建立省、市、縣三級糧食儲備體系,保障居民吃得飽。20世紀八九十年代,廣州新建了4個倉容規模在5萬噸以上的較大型糧庫,分別為員村糧庫、東圃糧庫、海珠糧庫、大朗糧庫。

東圃糧庫樓房倉有三四層樓高,樓房倉佔地面積小,儲存容量較大,倉容逾6萬噸,是廣東省乃至全國的骨幹糧庫。「從港口運輸來的糧食,直接通過橋式提升機、塔吊機、輸送機等機械化設備運送到倉內,再進行人工疊堆,實現半機械化作業。」王小堅介紹。東圃糧庫在20世紀90年代成為廣東省糧食行業「四無糧倉」(無蟲害、無變質、無鼠雀、無事故)的標桿糧庫。

海珠糧庫於1997年正式建成投產,倉型有樓房倉、立筒倉等。樓房倉建有低溫倉,用於儲存高品質大米,准低溫庫常年糧溫控制在20℃以下,倉內濕度控制在75%以下,延緩大米陳化、保持品質、控制蟲霉危害,降低儲糧損耗,能實現綠色儲糧。海珠糧庫北靠珠江,碼頭裝配有時產100噸的吸糧機組及配套的工作散裝運輸帶,立筒庫出入倉工藝流程達到了全機械化操作,全電腦控制要求。在糧食保管方面,海珠糧庫應用糧情監控系統、電子糧情監控系統、深層扦樣器、空氣呼吸器、環流熏蒸機系統以及機械通風設備,糧食保管技術先進。

2000年,中央儲備糧廣州直屬庫首次壓倉裝糧,主要倉型為高大平房倉。廣州直屬庫由廣州庫(中心庫)和清遠分庫組成,其中,廣州庫(中心庫)位於廣州市花都區,倉容超過10萬噸。


廣州港南沙港區糧食及通用碼頭港外糧食輸送系統工程(資料圖片)


蝶變

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管子》

建現代化大型糧庫 遠程可視化管理每一粒糧

進入新時代,廣州經濟大踏步前進,常住人口突破1800萬人,國內生產總值接近3萬億元。做好糧食工作,特別是糧食儲備工作,事關市場保供穩價,事關經濟社會發展穩定,事關國家安全大局,讓老百姓不僅在平時,就是在非正常狀態下也能得到足夠的糧食供應。

廣東省作為全國最大的糧食主銷區,常住人口第一大省,2021年公佈的數據顯示,廣東省地方糧食儲備規模居全國第一,達1075萬噸,可供全省居民消費200天左右,全省糧庫倉容達2300萬噸。

截至2023年7月底,廣州是全省儲備規模最高的城市,在全國各大城市中亦走在前列。倉型主要有散裝平房倉、立筒倉、淺圓倉、樓房倉等,倉容為10萬噸到50萬噸的現代化大型糧庫,儲存的糧食有小麥、稻穀、大米。

廣州人敢為天下先,不僅增加儲糧數量,糧食保管過程中還應用低溫保管、充氮氣調、機械通風等儲糧黑科技進行保質保鮮。2012年,廣州市糧食集團在南沙建設了廣州市糧食儲備加工中心(廣州嶺南穗糧穀物公司),該中心是目前華南地區綜合規模最大、功能最齊全的綜合糧食儲備加工中心,綠色儲糧技術、糧食物流自動化、糧食加工科技化走在全國前列。


智能充氮系統


走進園區,記者看見近百座小麥立筒倉、小麥淺圓倉,可以存放幾十萬噸小麥。園區內還儲存著大量稻穀,被存放在幾個超30米高的立筒倉內,倉儲容量達數千噸。「每天有超千噸糧油產品從成品倉運到市區各個商超市場。」廣州嶺南穗糧穀物公司總經理劉子立介紹。這裡糧食進出倉已經實現了全自動化作業。從全國各地運輸過來的小麥,在碼頭就直接通過吸糧機被吸入倉庫樓頂的傳送帶,運送到高高的立筒庫里,中途不需要人工搬運。

糧食不耐留,陳米更掉價。在科技加持下,廣州糧倉中的大米口感能始終如一。劉子立稱,中心糧倉內的氮氣濃度持續保持在98%以上。充氮氣調技術可以抑制小麥呼吸,讓小麥處於休眠狀態從而降低自身損耗,還能殺死99%的儲糧害蟲,使蟲害生長速度大幅降低,保證糧堆半年都處於基本無蟲狀態。小麥在儲存期內,脂肪酸值、品嘗評分值、水分、新陳度、麵筋吸水量等指標不會產生變化,也不會損壞小麥的口感。

該中心還建設了大米低溫庫,室溫保持在15℃,糧溫在17~19℃之間,這相當於將大米放入了一個超級「大冰箱」。研究證明,常年低溫儲存條件下,接近1年儲存期的大米,其各項理化指標和品質指標跟入庫的時候差異不大,大米的色澤依舊晶瑩通透,蒸煮後的口感、黏性、營養成分仍能接近新米。

大米儲存也要防蟲,走入大米低溫庫,只見中間還放置了無線測溫盒,可自動發射信號,糧情檢測系統實時讀取糧倉溫度。若檢測到某個糧倉溫度偏高,保糧技術員可以立即跟蹤到發熱的糧堆並進行檢測。

除了南沙區,番禺區、白雲區等地也建設了現代化的大型糧庫。2022年12月,白雲區良田糧庫正式啓用,總倉容共計10.38萬噸,總用地約140畝,是白雲區首個10萬噸級別的現代化糧庫,其有效緩解了廣州市國家儲糧新增任務需求,也解決了白雲區現有國有糧庫點多分散、倉容規模小和設施老舊等問題,對提升市、區兩級的糧食儲備工作,保障儲備糧的儲藏安全和質量安全,完善應急保障能力發揮重要的作用。良田糧庫還通過集智能糧情監控、機械通風技術、環流熏蒸技術和穀物冷卻機低溫儲糧技術「四合一」應用,全方位實現了糧庫的過程可管控、數據可追溯和遠程可視化管理。

廣清兩市年糧食消費量超過1000萬噸,糧食安全保障任務繁重。去年9月8日,位於清遠市的廣州市糧油食品產業園(廣清園)項目正式奠基。該項目規劃建設糧食儲備倉容50萬噸,糧油加工及食品精深加工年產能約28.5萬噸,將成為服務大灣區的「米袋子」「菜籃子」和滿足人們消費新需求的中央大廚房。

廣清園項目建成後,可以實現廣州市在糧油儲備加工方面的「南+北」戰略佈局,進一步保障大灣區糧油供應。

歲月悠悠,截至2023年7月底,廣州市糧食庫存總量約為252萬噸。品種為稻穀、大米、小麥、玉米等。兩千載時光飛馳而過,糧倉在南粵大地依然矗立,容納的是看得見的糧食,沈澱下的則是看不見的「精神糧食」,書寫著一代代廣州人的奮鬥史。




瀏覽次數:543


蓮花時報


199a10e12f43ff00eee98a755967c50.jpg

同創集團-小.jpg

茅台.jpg

超然-小.jpg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