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廣州·粵韻|珠水央流淌悠悠歲月 江心島續寫傳奇故事

發佈日期:2024 年 03 月 14 日 19:01
  • 分享至:


廣州是一座「水城」,島嶼眾多,但到底有多少個?古往今來,這個數字一直在變化。滄海桑田,至今珠江水道上納入規劃的仍有59個江心島(其中包含14個海島),主要分布在流溪河、增江、珠江前後航道以及南航道。千百年來,這些島嶼發揮了重要作用,是廣州人的棲息之地、戰略要地、生活資源供給之地……它們融入城市,融入文化,記錄著廣州人文生活、城市發展和社會變遷。

地造人設「出」水融城

珠江三角洲有一個特點,珠江入海口存在大量基岩丘陵,使得諸多泥沙附著在基岩之中,進而形成一個個沙洲島。「島」字始見於秦代,意為江河湖海中被水包圍的陸地,廣州很多叫「沙」「洲」「排」的地方,基本與島有關。廣州文史專家欒成介紹,廣州江心島大多屬於沖積島,在千萬年地質活動形成的基底上,由珠江水系泥沙沈積及海退海侵形成,又在城市發展和人工墾殖建設中不斷蛻變為城市空間和人們生活的一部分。

古番禺城本在島上傳趙佗為「芙蓉沙」命名

從高空俯瞰廣州,珠水波光粼粼,點點島嶼,猶如一顆顆綠色寶石鑲嵌於水面。

據史志記載,數千年以前,海岸線北達今日清遠,西到今日肇慶,東達今日博羅一帶。當時,今廣州地區大部分地方是一個古海灣(溺谷灣),納西江、北江、東江「三江之水」,由獅子洋湧來的海浪直拍今越秀山麓。後來,海水漸退,泥沙淤積,點點沙洲浮出水面,成為古時先民重要的棲息之地。


廣州國際生物島航拍圖


1956年,廣東省文物普查隊在增城石灘鎮發現了金蘭寺貝丘遺址。貝丘遺址是古人類居住遺址的一種,大都屬於新石器時代。這個遺址恰好位於古增江河口的一個小島上,周邊是淡水與咸水交匯的淺海地帶。

2001年,考古人員在廣州南沙鹿頸村發現了一座墓葬,出土一具保存完好的人骨架。經專家鑒定,這副骨架的主人約生活在3000年前,是一名男性。專家復原了骨架頭像,命名為「南沙人」。南沙大角山腳下的鹿頸村就曾是古海灣中的島嶼,「南沙人」就在這裡生活。

廣州建城也始於一座島嶼。公元前214年,秦將任囂平定嶺南,在今廣州中山四路城隍廟周邊一帶建立了城池,作為南海郡治(治:地方政府所在地),稱為番禺城,俗稱任囂城,這被學界認為是廣州建城之始。根據越秀區人民政府地方誌辦公室主編的《越秀史稿》,秦代之前,今越秀區一帶大致由東、西、中三個島嶼和兩個半島組成。其中,中部島嶼由番山、禺山等相連而成,位於今華寧里、黃鸝巷一線以東,舊倉巷一線以西,番禺城恰好位於這個島嶼上。寬闊的甘溪水道在今越秀山東南應元路一帶分成文溪東支和文溪西支,分別流經島的兩側,接著注入浩瀚珠江。不過,在珠江北岸不斷南移以及人工改造的過程中,水道逐漸變窄,島的特徵漸失。

秦漢時期,淺海水位後退,越來越多的沙洲浮出水面。相傳,有一年,南越王趙佗率群臣登上越秀山,西眺遠方,但見煙波浩渺,幾座小島沈浮其中,酷似芙蓉。南越王脫口而出「芙蓉」二字,從此這片水域中有了第一處實名地標——「芙蓉沙」,並成為廣州芳村最古老的地名,一直沿用至今。據傳,今天這一帶「芙蓉崗」「芙蓉八鄉」「芙蓉三約」等地名也都源於南越王的那隨口一說。

唐宋江心島漸增沙面太平沙「浮」出水面

唐宋時期,隨著海水漸退,更多的小島浮出水面。秦漢至三國兩晉時期,今六二三路一帶仍舊淹沒於水下。到了唐代,這一帶「浮」出小島拾翠洲,也就是今天的沙面。當時,今太平沙一帶還是一片汪洋,寬闊江水中僅有海珠石等島礁,但到了北宋年間,這一帶浮出五個大小不一的小島,被稱為「五洲」,漲潮時被水淹沒,退潮時又露出水面,若隱若現,這是今太平沙的源頭。

宋代,在今北京南路與東橫街交會處有一座海山樓,被譽為「百越第一樓」,為宋代「羊城八景」之一,樓下為市舶亭,是外國商船停泊驗關的地點。樓閣對面就是「五洲」,為當時一大景觀。隨著河沙不斷淤積,明代五個沙洲連成一體,成為一個大沙洲。當地人開始上島墾殖,低窪處,種上蓮藕、慈姑;邊緣處,種下楊柳,防止土地流失。到了清代,沙洲已與陸地相連,島上蓮花處處,漁歌聲聲,有了詩人筆下「四圍蓮葉三分水,一箇沙鷗破夕陽」的美景。


深井古村。


這個沙洲為何稱作太平沙?有一個傳說稱,當時有人在沙洲上開了一家糖水店,非常受歡迎,吸引了許多客人,其中就有嶺南三大家之一的陳恭尹。糖水店老闆也是聰明人,便向陳恭尹索要墨寶。陳恭尹見這裡楊柳依依,帆影點點,以「民生太平」為念,就題下「太平煙滸」四字。老闆立即把題字鑲嵌在畫框中,掛在店門前招攬顧客。久而久之,人們就稱這裡為「太平沙」。

18世紀,廣州珠江上的小島星羅棋布。收藏於大英圖書館的外銷畫「廣州港和廣州府城畫」大概創作於清乾隆25年(1760年),畫面中有各種船艇近五百艘,人物七百餘個,呈現了當時從「黃沙」到「大沙頭」8公里珠江航段的盛況。畫卷最西端,有一沙洲同廣州城區陸地分隔,叫黃沙洲;畫卷東端的二沙頭、大沙頭也依稀可見。

清末民初,隨著江河泥沙不斷淤積,很多江中沙洲逐漸融入陸地。例如,今增沙街所在地曾為增沙洲,今海珠廣場東側華廈大酒店所在地曾被稱為新沙洲。1933年,橫跨珠江的海珠橋將碩大的「江南洲」(今海珠區)與北岸相連。

海絲見證商貿興城

「九州南盡水浮天」。江海對島嶼的塑造從未停止,而島對廣州城、廣州人的滋養也從未停止過,島與陸地相連,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島上修建炮台,守護一方平安。在歷史上,島嶼也對商貿影響頗大。在這些島嶼中,位於珠江口的橫擋島、金鎖排、舢舨洲,以及當時廣州外港附近的長洲島等最為突出。它們就像一道道大門,守護著廣州城的商貿繁榮。

上橫擋島清代被稱「國門第一關」

廣州海外貿易自古興盛,外國商船漂洋過海而來,今珠江口虎門水道是必經之地。明代以前,外國商船可以直接進入廣州城進行商貿交易。明清之際,外商入城有了嚴格限制,商船進入廣州之前,必須通過道道關卡,第一道關卡便位於珠江入海口的橫擋島。所有外國商船經過虎門水道,都要到上橫擋島的稅館接受監管。

橫擋島位於珠江口虎門水道,面積只有約0.05平方公里,分為上、下橫擋島,兩者相距約650米。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這個彈丸之地成為扼守廣州的咽喉之地。民族英雄關天培、林則徐都曾在這裡「鐵索攔江」,抵御侵略者。


上橫擋島航拍圖。


橫擋島還在商貿史上留下的痕跡。1684年,清政府開海貿易,官方在橫擋島、南山和三門修建三座炮台,為商貿保駕護航。粵海關成立後,將省城大關之一的虎門口設為掛號口,在上橫擋島設立「虎門稅館」。據《虎門覽勝》記載:「虎門距省(注:指省城廣州)百八十里,洋闊水深,乘潮馭風,不過一夜可到。十三行往來貿易,凡四十餘國,莫不以虎門為總匯焉。」位於珠江出海口的虎門水道成為清代外國商船出入黃埔港的主要通道。在當時的外商看來,上橫擋島就是「大清國門第一關」,島上炮台被稱為「稅關炮台」。華南理工大學教授譚元亨曾評價,上橫擋島上的虎門稅館是清政府「一口通商」的重要前沿關口,直接促進了廣州十三行的繁榮。


上橫擋島一隅。


據文獻記載,當時,凡是由珠江口進入廣州的外國商船,必須先在虎門口外洋下錨,在駐澳門的廣州府海防部門辦理手續,領取進港牌照,並雇請有官方牌照的中國引水員(領航員)。獲批後,在引水員帶領下進入虎門水道,虎門稅館官員檢查商船貿易許可證以及是否有違禁貨物,如有違禁品,要在上橫擋島卸載。一切就緒後,外國商船即可在引水員帶領下,通過虎門水道,駛向廣州黃埔古港。駛離廣州港時,外國商船要先去粵海關領紅牌,在通過上橫擋島時,由炮台守軍驗明後方可放行。

20世紀初,為方便外國船隻順利進入廣州貿易,廣州海關在上橫擋島東面修建金鎖排燈塔,這也是廣州最早的航海燈塔。

站在上橫擋島,可以看到下橫擋島以及飛架而過的虎門大橋。虎門大橋的一根橋柱底部旁有座燈塔,它就是金鎖排燈塔(在珠江流域一帶,小的島礁習慣被稱為「排」)。當時,珠江口水流湍急,夜間經此航道進出的商船,都要靠這座燈塔的指引。直到20世紀90年代虎門大橋建成,燈塔被橋墩遮擋,才結束使命,小島成為跨海大橋的基石。


上橫擋島炮台遺址。


長洲島成「國際島」商船排隊數公里

外國商船離開橫擋島,下一站就是黃埔古港。黃埔古港位於橫擋島沿江北上大約90公里處,這是廣州歷史上的外港,長洲島就因黃埔古港聞名於世。早在唐宋時期,廣州港就有內港與外港之分,內港靠近城區,外港則是位於今黃埔區廟頭村西、南海神廟附近的扶胥港。不過,從宋末開始,航道不斷淤積,大型商船逐漸難以進港。

明朝初年,由於扶胥港水域泥沙淤積,船舶無法靠岸,港口移至琵琶洲黃埔村一帶水域,始有「黃埔港」之名。長洲島是珠江黃埔段的江心島,與黃埔村一江之隔。清同治年間(1862年至1874年),因黃埔村一帶河沙淤積,廣州外港、黃埔掛號口遷至長洲島,沿用「黃埔」之名。今長洲島中山故居就是當年海關掛號口所在地。從此,這個陸地面積只有不足9平方公里的江心島正式登上歷史舞台,極盡一時之盛。

全盛時期,長洲島外江面的商船排出3公里長,島上商賈雲集。外國水手、中國的力夫,把漂洋過海而來的鐘錶、琺瑯、玻璃鏡等西洋貨卸下來,再裝上接駁小艇,順珠江直至十三行碼頭;又從十三行運回絲綢、茶葉、瓷器等中國貨,在長洲島裝上外國商船,駛向全球各地。

因當時外國人進城有一些限制,大部分外國水手只能在長洲島休憩、補給,活動於此地的有歐洲人、美洲人,還有東南亞人、波斯人以及阿拉伯人,講洋味粵語甚至成了當地的時尚,長洲島成為名副其實的「國際島」。今長洲島上的巴斯樓、外國人墓地等歷史古蹟都是這段歷史的見證,承載了一段影響廣州、中國,乃至世界的商貿故事。

創造未來續寫傳奇

昔日的風風雨雨已消失在歲月的長河中,曾經的安防之島、商貿之島正成為生態之島、教育之島、科技之島,從地理「小島」蛻變為功能「大島」,傳承廣州開放包容、開拓創新的城市文化,彰顯廣州向海而興的勃勃雄心,這些島嶼中,二沙島、小谷圍、龍穴島、官洲島等是最耀眼的代表。

二沙島被譽為中國體育冠軍的搖籃

閒暇週末,踏入二沙島,煙雨路、春曉街、蒲澗街……一連串極富韻味的路名,簡直可以連成一首詩。一個小島上為何有這些路名?這就要從二沙島的開發說起。

今天二沙島的格局源於20世紀80年代廣州掀起的新一輪城市建設。1985年的規劃方案要將這裡塑造成「具有最綠、最靜、最美以及高標準的居住、文化、娛樂、風景區」。此後的十多年里,廣東美術館、星海音樂廳、廣東華僑博物館等公共文化場館相繼建成。一個擁有高端文化品位的江心島出現在公眾視野,過去的舊地名似乎有些不搭調了。1989年,廣州市地名委員會宣佈,將「二沙頭」改名為「二沙島」,原路名全部取消,在數十套命名方案中選用以「羊城八景」來為「新島」道路命名,這就有了今天人們看到的詩意路名。漫步二沙島,讓人情不自禁地聯想起秀美的嶺南景色。


二沙島體育公園。


二沙島的開發還與國人的奧運夢息息相關。1952年,原本想在奧運會上一展身手的中國隊因各種原因壯志未酬。當時,全國還沒有一個可供國家隊訓練的完整場館。綜合地理位置、氣候條件等因素,國家隊訓練基地最終定址廣州二沙頭。訓練基地設計參考當時世界上體育訓練設施先進的布達佩斯體育島,歷時一年零八個月竣工,整個場館可供田徑、游泳、跳水、足球等20多個項目同時全天候訓練,這在國內前所未有。基地建成後,從這裡走出了100多個冠軍,打破世界紀錄1000多項次。二沙島也因此有「中國體育冠軍的搖籃」的美譽。

12所高校匯聚一島小谷圍書香氤氳

除了二沙島,另一個江心島也成了文化之島,那就是廣州大學城所在的小谷圍島。很多人不知道,這個江心島的本名是小箍圍。「小箍圍」之名較早見於明末清初屈大均所著《廣東新語》:「下番禺諸村。皆在海島之中。大村曰大箍圍。小曰小箍圍。」因這裡四面環水,像是被水圍束住的箍桶,才有了這個直接而又形象的名字,後來這裡改稱小谷圍。


小谷圍島大學城廣東科學中心航拍。


小谷圍島在歷史上是南漢王室的狩獵場和御花園,距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南漢王室在小谷圍建昌華南苑,並在苑中建造了一座行宮,名為昌華宮。《南漢書·高祖紀》對昌華宮有一段描述:「建玉堂珠殿,飾以金碧翠羽,悉聚珍寶實之。」可見建築之精美豪華。如今,小谷圍島上的南漢行宮早已灰飛煙滅,但地宮還在,埋葬南漢國主劉岩的「康陵」和埋葬其兄劉隱的「德陵」被稱為「南漢二陵」,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廣州大學城開發之前,小谷圍島上一派水鄉風光。2001年,廣州決定將小谷圍島及其南岸地區作為大學城的選址。從2004年9月的第一批大學生入校算起,已整整20年,小谷圍島蛻變成文化教育「大島」。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華南師範大學等12所高校、20多萬師生在此學習深造,成為目前我國一流的大學園區,還擁有世界最大的科學中心、運算速度全球領先的超級計算中心、60多家創新型企業,被譽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的創新動力源」。

龍穴島航線通達全球生物島成為創新高地

在小谷圍島以文教聞名於世之時,廣州最南端的龍穴島也以新的面貌展示廣州向海的雄心。龍穴島位於珠江口蕉門、虎門水道出口交界處,島上居民昔日一直靠種植、捕魚為生。21世紀初,廣州提出「南拓、北優、東進、西聯」的城市發展戰略,給海島帶來新的生機。


南沙龍穴島,造船業欣欣向榮。


最先進入的是廣州港。2001年,廣州港成立南沙工程辦公室,負責新的海港口建設,剛剛參加工作四年的小伙子鄭際毅走上龍穴島,當起了一名「拓荒者」。他回憶,當時的龍穴島還是座荒島,沒水沒電沒橋,上島工作要乘坐快艇。但在「就算脫幾層皮,掉幾斤肉,也要搶時間建成南沙港區」的口號下,拓荒者們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將這裡建設成為一座新的世界性港口,外貿航線通達全球五大洲。同期建設的中國船舶工業集團龍穴島造船基地,成為華南最大、全國三大造船基地之一。2015年,南沙自貿區正式掛牌,龍穴島內15平方公里的土地被規劃為海港區塊,號稱全國最大「冰箱」——廣州南沙國際物流中心南區冷鏈項目落戶最南端。一批海洋高端工程裝備製造和現代海洋服務等高端產業也集聚龍穴島,書寫新的故事。


舢舨洲島,燈塔為航船指引方向。


更多的島嶼融入城市開發建設。官洲島加入了科技開拓創新的時代潮流。官洲島即廣州國際生物島,南依大學城,東望長洲島,佔地面積不足2平方公里,人們習慣稱其為「生物島」。21世紀初,政府築巢引鳳,吸引多位業界大咖到生物島創業,廣州金域醫學檢驗集團董事長梁耀銘是其中的一位。經過多處考察,梁耀銘相中了生物島。談起這段經歷,梁耀銘說,第一次來到生物島考察,進駐的企業不多,交通也不方便,但他相信這個島「會有大動作」。

2015年,金域醫學總部搬到生物島。就在這一年,在美國生活了30年的範建兵博士回國創業,也「定居」生物島,創立基準醫療,與金域醫學一同見證這裡從荒蕪到繁盛的巨變。範建兵曾說,剛開始,島上辦公樓基本上是空的,想去幾樓可以自己挑,但現在幾乎滿了。如今這裡聚集了阿斯利康、默克、賽默飛精准醫療等世界500強,以及恆瑞醫藥、百濟神州等國內一流生物醫藥企業總部、區域總部和研發總部,發展水平躋身國家第一梯隊,就連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中國科學院院士裴鋼等都將高水平實驗室「安家」生物島。

廣州與江海共生,江海也為廣州帶來了許多島嶼。千百年來,一座座島融入城市發展,融入人們的生活。如今,島與城、島與人的美好傳奇故事仍在繼續。


充滿藝術風情的沙面島。


島與城不再遙遠

今天,廣州人用一座座橫跨珠江的現代橋梁、過江隧道、軌道交通、人文景觀橋等,讓島與陸地彼此連接,不斷消除島和陸地之間的「隔閡」,將島嶼塑造成家園,塑造成歷史的見證,塑造成詩和遠方。

「過去進一趟城不容易,實在太遠了。」在長洲島深井村居住了將近70年的凌先生說,自出生的那一刻起,他就是這裡的「島民」。他口中的「進城」是北京路和西關一帶。從地圖上看,長洲島到北京路約20多公里,如今開車經新化快速出島,大概40分鐘抵達。然而,在過去,長洲島上的居民要想進城,先得步行去深井或長洲碼頭,然後坐輪渡到對面的天河或海珠,再轉公共汽車去北京路或西關,一趟需要三四個小時。因此,很多人一年也只離島一兩次,有些人甚至三五年都不出島。


大吉沙島是目前廣州唯一一個必須乘坐輪渡才能進入的江心島。


20世紀80年代,長洲島和小谷圍之間架起了赤坎橋。在凌先生的記憶中,這是第一座將長洲島與外界連接起來的橋。從此,凌先生出島不再只靠輪渡。

進入21世紀,珠江江心島與陸地連接得更為緊密。2017年1月,廣州新洲至化龍快速路化龍至長洲段(南段)通車;2021年6月長洲至新洲段(北段)通車。新化快速與廣澳高速、東二環高速、廣台高速相連,融入粵港澳大灣區交通網。走新化快速,長洲島居民可以直達海珠和番禺。在長洲島工作多年的陳女士告訴記者,她剛到長洲島工作時,主要靠輪渡和赤坎橋進出島。「現在方便多了,可以從赤坎橋、大學城出島,也可以從新化快速出島,還可以乘坐地鐵,感覺與市區的距離越來越近。」陳女士說。

59個納入規劃的江心島

●沈香沙

●大坦沙

●沙面

●二沙島

●海心沙

●沙仔

●北帝沙

●洪聖沙

●大吉沙

●大蠔沙

●大車尾島

●丫髻沙

●南海心沙

●生物島

●大學城(小谷圍島)

●長洲島

●鯉魚崗

●龍門沙

●海心崗

●海鷗島

●廣州沙仔島

●小虎島

●大虎島

●上橫擋島

●下橫擋島

●觀音沙

●大刀沙

●紫坭島

●大洲島

●南崗洲

●鮎魚洲

●河心洲

●糖家墩

●太陽島

●下渡竹洲

●竹洲

●無名島1

●無名島2

●無名島3

●無名島4

●鶴之洲

●聖皇洲

●無名島5

●無名島6

●湖心島

●大塘洲

●無名島7

●無名島8

●鵝桂洲

●泊鶴州

●金鎖排

●鳧洲

●沙堆島

●舢舨洲

●龍穴島

●瀝心沙

●屎船沙

●無名島9

●北海心沙




瀏覽次數:72


蓮花時報


199a10e12f43ff00eee98a755967c50.jpg

同創集團-小.jpg

茅台.jpg

超然-小.jpg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