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廣州·粵韻|一朵蓮花守望珠江福地 蓬勃祥和矗立獅子洋畔

發佈日期:2024 年 03 月 25 日 17:37
  • 分享至:


滄海桑田,珠江三角洲孕育諸多名山,今番禺區東部的蓮花山,位於珠江口獅子洋西側,是名聞遐邇的一方俊秀。屈大均贊蓮花山為「牂牁大洋之捍門,南越封疆之華表」,足見其地理和歷史地位之重要。

此地的獅子石、古採石場、蓮花塔、蓮花城、蓮花節揚名天下,人文歷史綿延約兩千年,記錄著廣州人揮灑智慧和汗水建設家鄉的歷程,見證了「海上絲綢之路」的夢想與榮光,留下一串串膾炙人口的故事。



▎採石聲叮噹作響兩千年 道道鑿痕無意巧奪天工

四級古海蝕崖保留地質記憶

古人一鑿一釺留下人工丹霞

3月7日,廣州微風輕拂,陽光鋪灑在番禺大地。在蓮花山古採石場遺址,遊人不負春光,爭相一睹懸崖峭壁、奇巖異洞的人工丹霞美景。「燕子岩、八仙岩、蓮花岩、飛鷹崖、南天門等,外表呈紅色,上有釺釺鑿痕,是千百年來採石工匠在無意間締造的奇觀,可謂人工無意奪天工,至今峭壁上依然留有古時先民已開採但未運走的石料。」工作人員繪聲繪色地介紹。



古採石場遺址的諸多巨石中,唯有「獅子石」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作品。順著工作人員手指的方向,記者見到一座高逾13米,長10米,外觀酷似一頭威武雄獅的紅色砂岩。紅色木棉花下,雄獅臥坐,扼守珠江。珠江入海口這一段自古名曰獅子洋,正因獅子石而得名。獅子石東側有古海蝕崖,是遠古海水拍打陸地的痕跡。記者臨石遠望,獅子洋風光旖旎,輪船點點,恍然間,那海浪滔天的遠古時代彷彿近在眼前。

「古海遺岸」高約七十多米

先秦時期,今日的珠江三角洲還是一個大海灣,島嶼星羅棋布。地處廣州東南一隅的蓮花山正是大海灣中的一座小島,「四周皆海,屹峙中流」,成為廣州通往海洋的門戶。

珠江水流淌了億萬年,蓮花山漸成一方俊秀,海拔達108米。其中既有大陸地殼抬升隆起、海水退卻的功勞,亦有西、北、東三江匯聚珠江,挾帶泥沙衝刷成陸地的助力。廣州市地質調查院的退休教授級高工劉金山曾調查發現,蓮花山竟有四級古海蝕崖地貌,且伸入大陸,距海50公里。



四級古海蝕崖中,最高的是一級海蝕崖,在「古海遺岸」處,海拔達七十多米。一級海蝕崖在「玉木冰期」末形成,即1.1萬年前,古海水拍打著如今約26層樓高的「古海遺岸」處,前文提及的獅子石彼時尚沒在水底,爬滿貝類。二級海蝕崖在「飛鷹崖」處,海拔為52米,於9000年前形成;三級海蝕崖為「獅子石」處,海拔26.82米,為7000年前露出水面;四級海蝕崖在「丹崖赤壁」處,海拔2.1米,為2000年前形成。

蓮花山四級海蝕崖非常珍貴。劉金山認為其系統性和完美性以及高海拔性、遠離海洋的特點在全國乃至全球都是獨一無二的。無怪乎當秦統一嶺南,先民開發南粵時,第一眼就看上了這塊寶地。

南越國宮署石材取自蓮花山

採石千年被譽為「營城之源」

秦末漢初,趙佗建南越國,定都番禺城(今越秀區)後,派人尋找材料建造宮殿。先民發現蓮花山有連綿上千米的紅色砂岩,質地堅硬、均勻,密度高,色澤鮮艷,是建造宮殿的最佳選材。先民駕船來到蓮花山採石,然後經海道,將石材運回番禺城,用於建造南越國宮署(今越秀區中山四路)。1983年,南越國第二代國王趙眜之墓在廣州象崗山被發現。經中國科學院專家鑒定,趙眜之墓建築石料的岩石,主要產地為蓮花山。

以南越國宮署和南越王墓為起點,廣州人拉開了開闢人工丹霞達兩千年的序幕,其中大規模開採主要在宋明時期。開採石料分布於珠三角多地官衙、城牆、古村落中的祠堂、廟宇、民居等建築物中,這裡因而有「營城之源」之美譽。

南海神廟古碼頭、琶洲塔、赤崗塔和光塔的塔基,越秀山鎮海樓明城牆牆基及石獅,西門口明代古城遺址城關,北京路千年古道,清代番禺的龍津橋,明代芳村石圍塘的通福橋及虎門炮台坑道等許多古建築都是用紅色砂岩作建築石料。專家判斷,這些古建築石料很可能來自蓮花山。



古代工匠如何開採石料?劉金山認為,古採石場的採礦方法以露天開採法與地下礦房式開採法相結合,工具是鐵錘、鐵釺、鐵鑿,附加繩索木架,代表了當時最先進的採礦技術。露天開採法是先開一個約60平方米的天坑,揭去上部風化層後,再開採下部新鮮岩層,每一層又分若干條幅分鑿,每條幅寬50釐米,厚70釐米。

若上部風化破裂的岩層較厚,為減少剝離量,古人採用地下礦房式開採。礦房間留有規則的礦柱,以支撐採空區。開採工作台面非常平直、工整。鑿路有章,圖案典雅,或「人」字形鑿痕,或單斜疊瓦式鑿痕,均排列有序,規律不亂,整齊美觀。

蓮花山石料如何運到廣州城或珠三角各地呢?蓮花山坐落在獅子洋畔,距離南海神廟古碼頭只有十多公里水路,距離廣州也只有二三十公里,古代石匠開採石料後,將石材搬上船,從原來山腳下的古碼頭(今已不存)出發,通過水路運輸。

蓮花山周邊聚集了一批專門運石的「快遞小哥」。清道光年間,番禺化龍鎮草堂、明經,石樓鎮茭塘等村的村民皆曾從事石船營運。草堂村口曾有寬闊的湧滘,北通四沙口入珠江,南連七沙口下獅子洋,與蓮花山遙遙相望,成為專門從事石材運輸的石船的集散埗頭。村民為了方便,在埗頭南面興建了一座行業會館「石船會館」,今草堂村仍保留著「石船會館」的石匾。

蓮花山古採石場在清代停採,一個重要原因是建築材料的更替。清代開採花崗岩的技術日益成熟,與紅色砂岩相比,花崗岩更堅硬、更不易被風化。因此,花崗岩逐漸替代紅色砂岩,蓮花山古採石場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留下鑿痕累累的陡壁峭崖,供後人參觀。



漫步於當下的蓮花山,依然能見到成片巨崖像被刀削過似的,這正是當年先民手工開鑿的痕跡。蓮花山古採石場遺址從南部的蓮花岩起,折而向北伸延,偏東至漁港地基,形成了一條南北長約1500米、東西寬50~200米、開採深度30~40米的採石帶,開採面積達33萬平方米,定格下蓮花山與廣州人兩相依長相守的情緣。

▎山名歷經多次變遷 見證獅子洋畔人文興盛

在綿延約兩千年的歷史上,蓮花山曾有過多個名字。最初,它因「石蠣」附生,名曰「石礪(蠣)山」;又因「獅子石」被稱為獅子山;後又因「蓮花石」,得名「蓮花山」,這也是大家最熟悉的山名。山名的變遷生動展現了蓮花山的地質、生態及社會變遷。

蓮花山下石蠣豐 先民造蠔屋安家

珠江盛產石蠣(蠔的一種)。古時,從番禺縣鹿步司的獵德鄉到東莞縣的麻湧,再到珠江口虎門,有一條寬大的蠔殼帶。蓮花山下獅子洋一帶正處於這條蠔殼帶上,且是珠江三角洲蠔殼分布最為密集的地區之一。



石蠣附生於咸淡水交界處的石島上。眾多石蠣死後,就變成「龍骨」,即蠔殼帶。屈大均在《廣東新語》中提到蓮花山一旁的「番禺茭塘村多蠔……掘地至二三尺,即得蠔殼,多不可窮。」因此,該山因「石蠣」附生,最早被稱為「石蠣山(崗)」。後來,「蠣」改為「礪」,被寫為「石礪山」。

蠔的滋味十分甜美,廣州先民愛吃蠔,還善用蠔。蓮花山一帶「海中產蠔,其肉可食,其殼可累(壘)牆,又可燒灰,相疊成山,蔓延甚廣」。

根據唐代劉恂《嶺表錄異》記載,早在東晉,嶺南民間就有以蠔殼築牆的做法,「盧循背據廣州,既敗,余黨奔入海島野居,惟食蠔蠣,壘殼為牆壁」。如此算來,嶺南人以蠔殼為建材的歷史至少已有上千年。直到清末民初,蓮花山及周邊一直有採蠔、挖石蠣的人;承辦殼礦,是古時一個致富之道。

宋代以來,大規模遷移到嶺南的中原人也開始用蠔殼修建房屋,既結實又冬暖夏涼。市橋台地東部,許多居民點陸續建立,珠江三角洲「漸為洲島,漸為鄉井,民亦繁焉」。

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距離蓮花山數公里的菩山腳下,原籍浙江紹興的許姓一族經南雄遷居至此,生息繁衍,迄今已有905年。南宋紹興年間,陳氏始祖陳遺慶又自南雄珠璣巷投奔而來。明嘉靖年間(1522年~1566年),蓮花山出現大嶺墟,從此古村正式得名「大嶺村」。大嶺村兩塘公祠就保有蠔殼牆,已有600多年歷史。此牆高9米,牆體厚約60釐米,每平方米至少需1000多個蠔殼,有人估算這面牆要用蠔殼十多萬個,堪稱廣州面積最大單體蠔殼牆。

「蓮花岩」聞名遐邇 蓮花山因此得名

關於「蓮花山」一名的出現,存在多種說法。舊有讖雲「鹿步一都無進士,除非石上起蓮花」一說,說的是鹿步司(明末清初,番禺共分四個司治,禺東為鹿步司,即今東山、天河和黃埔南部等地)的士子多年來都考不中科舉,大家頗為鬱悶。一位高人指引村民:「鹿步一司能進士,除非石礪見蓮花。」然而,石礪山上石頭堅硬,長出蓮花是登天難事。一位姓鐘的鄉紳靈機一動,找到幾個正在採石的石工,請他們把山上一個大石塊略加修飾,鑿成蓮花狀。人們稱之為蓮花石或石蓮花。此後鹿步司果然書香漸濃,出了不少進士舉人。「石礪崗見蓮花」的故事傳播開來後,石礪山又被稱為蓮花山。不過,這個說法並不準確,廣州市番禺區文化館副研究館員朱光文等人撰文介紹,上述說法是將位於鹿步司的蓮花山、蓮花塔及相關傳說與茭塘司的石礪崗、石礪塔混淆了。清代前期,廣州城東的番禺縣鹿步司附近有蓮花山、蓮花塔,這並非今番禺區的蓮花山、蓮花塔。



其實,蓮花山是因採石場留下的蓮花岩而得名。清嘉慶以來,隨著蓮花岩知名度的提升,「蓮花」之名逐步成為該山的總稱。

清代道光年間,石樓鄉紳陳龍韜等輯的《石樓八景詩集》收錄的詩中有「蓮花孤塔聳江邊,岩洞真修面壁年」「蓮花塔影臥斜暉,幾隊樵夫下翠微」之句。可見,道光年間,「蓮花山」上的塔已被明確稱為「蓮花塔」,「蓮花山」不但因「蓮花岩」而得名,連塔也一並改稱為「蓮花塔」了。

▎蓮花塔四百年歷經風雨 矗立珠江口續寫傳奇

明末建省會華表蓮花塔

見證海上絲綢之路繁華

蓮花塔坐落於蓮花山北主峰之巔。明清時期,遠道而來的外國商船從外洋穿過虎門大關,進入珠江航道後,見到的第一座中國傳統建築就是蓮花塔。它雄踞於蓮花山上,成為明清時期中外船舶的「海航表望」。來華的外國人士看見蓮花塔,就知道即將抵達省會廣州城。

蓮花塔為期盼風調雨順而建

不過,蓮花塔起初並不以航塔為建造目的,而是人們為祈求風調雨順而修建的。

先民為何建蓮花塔?有一種說法是,古代堪輿學認為珠江水的出口地勢低平,兩岸沒有高山「關鎖」水口,會造成「生氣外洩」,需要「建塔」來彌補。於是,人們在廣州城東南方修建赤崗塔,作為廣州第一個「水口塔」;往東又建琶洲塔,作為第二個「水口塔」;再沿珠江向東,在珠江出海口,蓮花山雖綿亙四十餘峰,被稱為「虎門捍山」,但古人認為,山勢依然太低,故而在山上建塔,「使山水回顧有情」,從而「以束海口」。古人深信,三座氣勢恢宏的高塔巍然矗立在珠江邊,則「全粵扶輿之氣乃完且固」。



明萬曆年間(1612年),蓮花山上的寶塔建成,因山上多礪石,故取名「石礪塔」,因其附近山坡上有一塊天然獅形岩石,又稱「獅子塔」。

蓮花塔建成後,從伶仃洋進廣州的外國船隻皆以看見蓮花塔為抵達廣州的標誌,蓮花塔漸漸成了導航塔。

《中法貿易在廣州(1698—1842)》一書記載:「對船長船員來說,這些靠近河岸的寶塔十分重要,既是地標,又能警示航行風險,還能作視野參考。往上游走,先經過蓮花塔。」

1810年,畫家托馬斯和威廉叔侄在《風景如畫的航程》一書中贊美了珠江入海口的風光:「接壤的山上種滿了高大的樹木;溫柔的山地,其生機勃勃的翠綠不知不覺地消失在樹林深處的樹葉中;孤零零的寶塔,被樹木環繞;稻田一直延伸到水邊……」

外國人士爭相來「打卡」

蓮花塔給外國人士留下了美好印象,被稱為「省會華表」,成為古代的「網紅打卡地」。美國人亨特在《舊中國雜記》中提到,進入廣州城的外國人幾乎都會被琶洲塔、赤崗塔、蓮花塔所吸引。

1793年英國來華畫家托馬斯·丹尼爾繪制的《蓮花山城及蓮花塔》描繪了蓮花塔的風貌,該作品後來被刻印為石版畫,深受西方人士喜愛。

1850年,《中國叢報第19卷》刊發了傳教士衛三畏(SamuelWellsWilliam)的文章,記述了他探訪蓮花塔的過程:「寶塔矗立在珠江西岸陡峭的紅砂岩山頂上,山坡朝向江面的一側格外險峻……」山中的採石場看起來似乎經過刀削斧劈的石頭,讓作者強烈地聯想起了尼羅河邊的西西利斯(Silsilis)。「我們沿著台階爬到了八層……在此環顧四周,景色蔚為壯觀,美麗絢爛。從我們所在樓層望去,伶仃島和廣州城歷歷在目,黃埔和城中的塔就像守護內陸的衛士。東邊,珠江的江面超過一英里寬,這裡就是獅子洋了……」



四百多年來,蓮花塔經歷風風雨雨。1938年,日寇入侵廣州,來到珠江口,見蓮花山上有城牆,懷疑蓮花塔內可能藏有中國軍人,發動炮擊,將二、三、四、七層東南面塔身轟爛,蓮花塔上彈痕累累,「雖爛卻不倒」。

1981年,祖籍番禺的澳門知名人士何添、何賢兄弟捐資修葺蓮花塔。如今,約50米高的塔身呈八角形,外觀9層,內部11層,內有步梯,塔頂還設有巨大寶葫蘆,遊人可登至頂層觀光。

蓮花塔高聳於山頂,站在塔上,舉目四望,視野可達數十里,若天氣晴朗,東北邊的廣州塔亦清晰可見。獅子洋畔千帆過,蓮花塔巍巍依然,續寫著「海上絲綢之路」的榮光與夢想。

嶺南七城市都有蓮花山

南粵大地,除南嶺山脈之外,第二長的山脈要數蓮花山脈。它自福建入廣東,自東向西,經梅州、河源進汕尾,在海豐鮜門—鵝埠抵海,自東北到西南,綿延400公里。在鵝埠西南,蓮花山脈的支脈跨大亞灣、穿過深圳,直抵香港,在大嶼山珠江口外入海,又在珠海、江門「露頭」,成為大小橫琴、上下川島等。向西,又有一條北支脈入東莞,跨珠江,到廣州番禺,成了今日的番禺蓮花山。鮮為人知的是,廣州、深圳、東莞、汕尾、惠州、香港六城市均有「蓮花山」,且都屬於蓮花山脈的一部分,可以說是蓮花山脈的「孩子」。此外,韶關也有一個蓮花山,不過韶關的蓮花山不是蓮花山脈的「孩子」,而是其「兄長」南嶺山脈的「孩子」,可謂其「侄子」。

▎蓮花山上建蓮花城 「府城捍山」見證歷史

清初修築蓮花城

歷經三百多年風雨

廣州蓮花山還有一座藏匿在山林之間的古城——蓮花城。這座古城歷經300多年風雨,見證了歷史的滄桑。

蓮花城位於蓮花山的東北角,古城牆被茂密的樹蔭包圍。正門兩側既有就地取材的紅色砂岩,又有青磚砌牆。走進蓮花城,站在10多米高的城牆上,獅子洋就在眼底,三面皆可俯視珠江。城內還有一個古老的軍事陣法——蓮花陣。工作人員介紹,相傳蓮花陣迷宮仿照諸葛亮的八陣圖而建,用於日常軍事訓練,後來倒塌,留有地基,今人按照原樣修復。



蓮花山上為何要建蓮花城呢?據《南海百詠續編》記載:在郡東百里獅子洋口石礪山之巔。奇峰攢翠,下瞰虎門,為省會第一重關。相傳為隔絕陸地居民與以鄭成功為代表的海上勢力的聯繫,也為了抵御海盜,1661年,清順治帝下旨嚴令東南沿海居民內遷50里,實行海禁。番禺知縣彭襄向茭塘、沙灣兩司攤派任務,讓沿海18鄉提供磚石和夫役,砌城牆,修營房,建墩台,於蓮花山上建築蓮花城,作為軍事防區。清康熙三年(1664年),蓮花城建成,面積達10000多平方米,城池為不規則橢圓形,能遠控虎門,近制獅子洋,有「府城捍山」的功能。

不過,遷界禁海影響了百姓生計,引發民眾不滿,清政府不得不順應民眾要求,重新開放海洋,後來遷界禁海退出歷史舞台,蓮花城則保留了下來。

鴉片戰爭時期,蓮花城又見證了英軍侵略的歷史。第一次鴉片戰爭前後,欽差大臣、兩廣總督林則徐把蓮花城作為抗英的第二道防線。但清政府腐敗無能,害怕戰事擴大,派了當時的直隸總督琦善接替林則徐的職務。琦善來後,先拆除了炮台,然後解散水勇,撤銷軍防。

1841年1月27日,英方代表義律到蓮花城和琦善「密商」《穿鼻草約》,主要包括割讓香港、賠償等條款,但琦善沒有允諾。當年2月23日,虎門大戰再起,英軍以「堅船利炮」入侵廣州城,之後又沿海北上。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

踏入當下的蓮花城,戰爭的炮火硝煙已經遠去,但歷史仍被後人銘記。經過1983年、2003年的兩次維修,蓮花城「修舊如舊」,內設歷史展覽館及清兵營房等,展示出土文物及清軍處理軍務和生活的場景。現在,它不僅是文物保護單位,還是廣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廣州市海防教育基地,向今人訴說這片土地的歷史,激發愛國主義的情懷。

▎開山劈石早成過往 向海而興正當其時

蓮花奇觀最強誕生地

新世紀蓮峰觀海映新暉

如今,蓮花山又增添多處勝景。20世紀80年代初,蓮花山告別單一漁民村的歷史,蝶變為旅遊區,建設了港口,發展迅速。到了20世紀90年代,在港澳知名人士何厚鏵的倡議下,何賢社會福利基金會率先捐資,各方善者襄助建造觀音像。雕像高40.88米,用120噸青銅鑄成,外貼純金180兩,是目前世界最大的箔金觀音銅像。觀音寶相莊嚴,手持玉淨瓶,面朝大海,人稱「望海觀音」,寄予著人們祈求國泰民安的美好願望。

世界首例五蒂蓮、七蒂蓮、七心蓮等奇觀誕生於此

每到夏季,蓮花山上各式蓮花盛放,一年一度在此舉辦的廣州番禺蓮花文化旅遊節聞名遐邇。全球共有4000多種蓮花,這裡能欣賞到1200種荷花和近600種睡蓮,蓮荷競放,曲岸浮香,宛若人間仙境。世界首例五蒂蓮、七蒂蓮、七心蓮等奇觀都誕生於此。



2020年8月,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官宣佈,蓮花山七蒂蓮榮獲「一根蓮莖生長最多蓮花」吉尼斯世界紀錄,並向蓮花山授牌。2022年,蓮花山一年內有8朵並蒂蓮綻放,讓人嘖嘖稱奇。其中,品種名為「杏粉」的並蒂蓮是從數千盆籽播蓮花中選育出來的。雙色蓮花有兩種顏色,一半為粉色,另一半為白色,彷彿情侶相擁在一起。由此,蓮花山可以說是廣州蓮花奇觀的「最強誕生地」。

蓮花山成為愛鳥者拍攝鷺鳥倩影好去處

蓮花山也逐漸變為生態環境良好、樹木蔥蘢、四季繁花似錦的世外桃源,以「蓮峰觀海」入選新世紀羊城八景之一。這裡每年春天都會舉辦桃花節,遊客絡繹不絕。白鷺、夜鷺也來此「定居」。每天,晨曦或夕照下的蓮花湖風景宜人,天空中,鷺鳥齊飛;地面上,人們手持「長槍短炮」,拍攝鷺鳥的倩影。

2022年6月,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國家級漁港經濟區試點——廣州市番禺區漁港經濟區正式揭牌成立。蓮花山與周邊的蓮花山中心漁港、蓮花山客運港、蓮花山客運碼頭、海鷗島農業公園、海鷗島現代漁業產業園連成一體。街坊在這裡能一站式體驗鄉村旅遊、水上集市、漁村文化、美食等,回味兒時記憶,留住心中鄉愁。



如今,漫步蓮花山,燕子岩雄偉險峻、燕崖洞天外有天、飛鷹崖內石柱林立……2022年12月,廣州市第一批16處工業遺產名單出爐,蓮花山入選其中。歲月悠悠,蓮花山開山劈石、一鑿一釺的背後是廣州人奮鬥的過去。展望未來,蓮花山上的古採石場、蓮花塔、蓮花城將繼續見證這座城市向海而興、向海圖強勃發的生機和活力。

蓮峰十景瑰麗動人

●蓮花古塔(蓮花塔)

蓮花塔,又稱石獅塔、獅子塔、石礪塔等,意在興文脈、壯省會、束海口、聚地氣,有「省會華表」之美譽,是海上絲綢之路(廣州)文化遺產點。

●古城要塞(蓮花城)

蓮花古城有墩台、垛口、馬步道用於瞭望、巡邏及防禦,為清初「禁海遷界」之軍事城堡。

●鷺鳥棲香(鷺鳥棲息地)

蓮花湖畔,近萬只鷺鳥常年棲息,一早一晚,白鷺夜鷺,一出一歸,鳴嗥起舞。

●蓮花仙境

蓮花仙境一年四季,蓮荷競放,曲岸浮香,宛若人間仙境。這裡出現過世界首例五蒂蓮、七蒂蓮、七心蓮等奇觀。

●古採石場

緣起秦漢,現有大型礦坑十六座,孤峰丹壁、奇巖異洞、宏偉瑰麗的石景奇觀令人贊嘆,有「營城之源」之美譽。

●蓮花石影(蓮花石)

蓮花石是南粵先民的採石遺存,高約十五米,直徑約二十一米,古樸秀麗,石色紅潤,酷似一朵盛開的蓮花。

●百福宏圖(百福圖)

穿越古採石場,置身百福圖前,有一百零一個形態各異的「福」字,由書法家黃紹文手書,字形飄逸俊秀,寓意百福具臻。

●峭壁飛榕

巨石斑駁,是先民世代雕琢。絕壁之上,飛榕凌空挺立,紅砂厚重,綠榕鮮活,自成一方奇景。

●石獅東望(獅子石)

石獅東望,鎮守獅洋。獅子石酷似一頭威武雄獅。蓮花山古地名稱石獅山,東側珠江段自古名為獅子洋。

●鷹飛長空(飛鷹崖)

海蝕遺跡,鷹凌絕壁。飛鷹古道是古採石場中部通向北部的唯一通道,隧道長約兩百米,形成空中觀景台,賞奇峰突兀,石柱通天,石屏峭立,千姿百態,恢宏壯闊。




瀏覽次數:225


蓮花時報


199a10e12f43ff00eee98a755967c50.jpg

同創集團-小.jpg

茅台.jpg

超然-小.jpg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