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廣州·粵韻 | 萬物更新三月三 凌空飄色笑春風

發佈日期:2024 年 04 月 10 日 16:55
  • 分享至:


上巳雅集、北帝誕慶、飄色巡遊……「三月三」是廣州最熱鬧的民間節日之一。古時候「三月三」上巳節是祈福和浪漫的節日,隆重程度堪比今天的春節,百姓紛紛祈求祓禊祛災、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三月三」在嶺南還是北帝誕,寄託人們追求幸福、期許平安等願望。在廣州民間,北帝誕巡遊的隊伍蔚為壯觀,其中,飄色隊伍別具韻味。

廣州人善於借鑒和吸收其他優秀文化,為我所用。廣州飄色吸收北方抬閣藝術技藝,但從製作、裝扮到巡遊表演,又糅合粵劇、廣東音樂、廣繡、廣東醒獅等嶺南民俗文化藝術精髓,以「精、巧、奇、艷」而著稱,被贊譽為「東方隱蔽藝術」,給人全新的體驗。


飄色巡遊,觀者如雲。


三月三 上巳節

早在西周已有上巳節

秦漢時節俗傳入嶺南

「沙灣出色,雨水滴滴,閂埋門避親戚。」

這句舊諺在珠三角流傳甚廣。從表面上看,這句話是說沙灣人不夠好客,其實說的是沙灣飄色的魅力。沙灣飄色巡遊之時,正是嶺南多雨之季。每逢沙灣出「色」之期,鄰鄉民眾紛紛前往觀摩,人潮如湧,商鋪物資供不應求。各家各戶即使熱情好客,也無法滿足賓客的居住需求。由此可見沙灣飄色的魅力。

上週六一大早,廣州黃埔村的梁先生正忙著準備即將到來的北帝誕慶,制扎色台、燈屏,商議巡遊路線等;番禺沙灣街的萬先生也趁週末帶孩子參加飄色演員選拔……廣州正進入「三月三」民間歡樂時段。

「三月三」的由來有多種說法,目前無確鑿文字可考,但大多數學者認為,它源於古時「除惡之祭」。每年農歷三月上巳日,人們都要去水邊沐浴洗濯、祭祀祛災,叫作祓禊。西周時期,還有專門的巫師主持水邊祓禊。

那麼,到底何為「上巳」?要知道中國古代是以「干支」紀日,農歷三月上旬的第一個巳日,便呼作「上巳」。秦漢時期,這一天被稱作上巳節。魏晉南北朝時期,上巳節固定在農歷三月初三,這才有了今天「三月三」的說法。


大鰲魚翩翩起舞。


在春天歸來之時,人們祓禊祛災,以祈求美好生活。《論語》中有「莫春者……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之句,說的就是上巳節人們踏青遊春的場景。這個節日里,平時養在深閨的少女也穿上美麗的衣裳,遊玩採蘭,踏歌起舞,由此,上巳節又稱為「女兒節」。

秦統一嶺南後,上巳節節俗傳入廣州,與本地習俗融合,形成頗具嶺南特色的節日民俗。2000多年前,南越王趙佗就在今越秀山上築越王台,供上巳節修禊所用。清《羊城古鈔》說:「越王台,在越秀山上。漢趙佗建,為三月三日修禊之處。」相傳,每年上巳節,趙佗會率群臣登上越王台舉行祭祀,然後君臣宴樂,格外熱鬧。

魏晉南北朝時,上巳節演化為皇室貴族、公卿大臣、文人雅士們的臨水宴飲節,著名的曲水流觴就源於此。眾人分坐河渠兩旁,上游放置酒杯,順流而下,酒杯停在誰面前,誰就取杯飲酒吟詩。《蘭亭集序》就是王羲之在東晉永和九年「三月三」那天在蘭亭書寫的詩序。唐代,上巳節的活動也極為風雅。杜甫「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的詩句就描述了當時長安上巳節女子春遊的場景。

廣州人過「三月三」,也許不像王羲之這樣有雅興,也沒有杜甫描述的那樣絢麗多彩,但騷人墨客也熱衷在這天聚會唱酬。比如,明代南園詩社的詩人黎遂球就寫了題為《三月三日同諸公社集南園禊祓即席限韻》的詩,描寫當年上巳節南園之美景:「流觴接席憑虛檻,曲水依城系畫船。晴散暖香花作雨,節當寒食柳如煙。」另據民國時期《花縣誌》記載,「三月三」當日,當地文人墨客會相互唱酬,為流觴曲水之飲。

北帝誕 漸興盛

北帝誕在珠三角盛行

「三月三」舉行大型巡遊

宋明時期,理學盛行,「三月三」的浪漫以及曲水流觴的雅趣逐漸衰微。不過,「三月三」在嶺南又融入了北帝誕慶等新內容,同樣寄託了人們祛邪祈福的願望。廣東省文化學會副會長曾應楓說,北帝是中國古代神話中北方掌管水的神靈,形象為龜和蛇,本為二十八宿中北方七宿的總稱。宋代以來,中原士民南遷,北帝文化傳入嶺南,至明清時期達到興盛。珠三角一帶幾乎每個大村都有北帝廟,今廣州荔灣仁威祖廟、番禺玉虛宮、佛山祖廟等都是供奉北帝的地方。

南人拜北帝,聽上去有些奇怪,卻又合情合理:因為南方「廣為水國」,人們依水謀生,靠水搵食,自然會崇拜水神。傳說,北帝的誕辰就在農歷三月初三。每到這一天,人們會舉行大型巡遊活動,場面非常熱鬧。其中最著名的是佛山祖廟北帝誕廟會。佛山祖廟始建於北宋元豐年間(1078年~1085年),明洪武五年(1372年)重修,規模宏大。屈大均有記載:「吾粵多真武宮,以南海縣佛山鎮之祠為大,稱曰祖廟。」早在2006年,祖廟北帝誕廟會就入選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醒獅參與飄色巡遊。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李波


位於如今廣州荔灣泮塘的仁威祖廟也遠近聞名。據史料記載,仁威祖廟始建於北宋皇祐四年(1052年),曾是泮塘恩洲十八鄉最大、最古老的北帝廟宇。

按舊俗,「三月三」北帝誕是當地最重要的日子之一。這天清晨,醒獅出動,先到仁威祖廟的北帝像前叩拜,然後恭恭敬敬地退行出廟門,並與「請」出的北帝一起繞村而行,一路上鑼鼓喧天,獅隊狂舞,熱鬧堪比過大年。這一天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活動,叫作「改衫」,也即幫人「改」衣服。據說,穿上北帝誕這一天所改的衣服,人們就會家庭和睦、諸事順利。


沙灣古鎮各村的飄色頭牌。


在廣州,與仁威祖廟同樣有名的還有番禺沙灣的玉虛宮。沙灣人拜北帝,相傳與明永樂皇帝朱棣有關。傳說朱棣有一次打了敗仗,幾乎全軍覆沒,幸得水神北帝相助,才與一位將軍逃了出來。後來他就下令鑄了四個北帝像,其中一個賜給了那位將軍。將軍死後,他的兩個兒子分家時都希望得到這個北帝像,最終鬧到衙門。時任判官恰好是沙灣人李潞遠。經李潞遠調解,兩兄弟和解了,就商議把北帝像送給李潞遠,以示恩謝。李潞遠後來將北帝像帶回廣州沙灣,拜北帝習俗由此在沙灣興起。

雖然這只是個傳說,但北帝誕巡遊的確是沙灣當地盛大的民間活動。據《沙灣鎮志》記載,北帝誕慶祝活動由當地東南西北四個村的「一居三坊十三里」輪流操辦。據說,由於承芳里和官巷里建有華光廟宇,供奉火神。因此,這兩個里不能操辦北帝誕活動,巡遊隊伍也會繞過承芳里和官巷里。

「以色代戲」飄色出圈

「精巧奇艷」飄逸靈動

在古代廣州,每逢賽會吉期,人們常會舉行慶祝活動。北帝誕會期間的巡遊隊伍有三大隊列,即儀仗隊列(舉旗開道)、北帝神座隊列(由村民抬著)與嬉神隊列。其中,嬉神隊就是各種助興的隊伍,其中,又以飄色巡遊隊伍最為引人注目。三五歲的小童戴上古戲里的妝容,手持長矛、刀劍,「飄」於半空,驚險神奇,格外搶眼。


沙灣古鎮各村的飄色頭牌。


廣府民俗文化學者王維娜在《千色天空》一書中說,飄色在北方稱抬閣、重閣等,據說是孔夫子當年到鄭國干戈溝村去,「化干戈為玉帛」後,村民高抬彩閣歡送他而留下的一種習俗。明崇禎年間,北方的抬閣傳入廣東,先是在廣州,後傳入中山、吳川、茂名、雲浮等地。

推陳出新一直是廣州人的追求,民間藝術也不例外,北方抬閣技藝傳入廣州後,廣州人結合本地文化,精心打造,突出飄逸靈動之美,展現出與北方「重實」不一樣的藝術風格,就連名字都有著濃郁的嶺南特色。在粵語中,「色」通常用來指代美好的場面和場景,如欣賞美景、觀看表演稱為「睇色」,互相評比呼作「賽色」,巡遊又被稱作「出色」。馬背上的表演叫作「馬色」,水上表演叫作「水色」,空中表演就叫作「飄色」。


被列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番禺沙灣水上飄色。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王維宣


廣州飄色是如何與北帝誕結緣的?關於這個問題,有很多說法,其中「以色代戲」之說最流行。古時廣州人慶祝北帝誕,不僅要巡遊,還會請戲班唱粵劇酬謝。清咸豐年間,朝廷解散粵劇戲班,火燒瓊花會館(今粵劇八和會館前身),禁止民眾演唱粵劇。民眾喜愛演戲、看戲,但朝廷禁令又不能違反,於是有人就想出法子,引入飄色習俗。北帝誕之日,大家挑選一些俊俏的孩童,將他們裝扮成粵劇中的人物,抬著他們與北帝一起巡遊。眾多粵劇藝人也參與其中,將粵劇中的角色、化妝、服飾等藝術運用於飄色,看似不唱戲,實則在演戲,讓百姓過足戲癮。飄色因此也被稱為「凝固的戲劇」,並由此快速興盛、自成一體,具有濃濃的嶺南韻味兒。

廣州飄色以「精、巧、奇、艷」而著稱,又糅合了戲劇、雜技和裝飾等藝術成分。2006年5月,沙灣飄色被列入廣東省第一批非遺名錄。

賞飄色 技藝絕

「色櫃」詩畫裝點意頭好

方寸之地撐起大舞台

廣州飄色以沙灣為最。民間一直流傳著「三月三,北帝誕,睇飄色,嚟沙灣」的說法。近年來,以沙灣為代表的廣州飄色火速「出圈」,逢出「色」必人山人海,蔚為大觀。

一板飄色主要由「色櫃」「色梗」「色標」「色仔」等組成,它們巧妙串聯在一起,共同演繹民間傳說或神話故事的片段。

◆ 《青蘿三鳳》寓意文脈傳承




《青蘿三鳳》飄色取材自本土歷史文化。「青蘿」為古沙灣的別稱,這裡的環境得天獨厚、鍾靈毓秀,自古以來人文郁盛、代有精英。北宋政和年間,沙灣何氏祖先何棠、何栗、何榘三兄弟同中進士,一時傳為佳話,被稱為「何家三鳳」。這板飄色寓意沙灣文脈世代承傳,並蘊含著培養傑出人才的美好願望。

飄色為「一屏二飄」結構,均為女子裝扮。「屏」一手執一大芭蕉葉,上方連接一把琵琶,其中一「飄」立在琵琶之上,融合了沙灣廣東音樂琵琶名曲《雨打芭蕉》的元素;另一手則端著一個茶盤,茶盤上的小人一手拿著茶壺,水流汩汩而出,倒入茶杯中,另一手向上舉起另一個「飄」。

記者在位於廣州番禺沙灣鎮體育中心內的沙灣飄色協會見到了「素顏」飄色。「色標」用於表明飄色名稱、屬地等信息,一般為錦旗狀。主體部分的最底層便是「色櫃」,長約150釐米,寬約80釐米,高約65釐米,左右有抽屜,用來裝服飾、化妝品、食物等。「色櫃」兩旁各穿一條長木槓,用來抬著巡遊,不過,現在的「色櫃」已裝上輪子,人推著走就行。


水上表演叫「水色」。


沙灣飄色協會會長、飄色市級非遺傳承人黎偉明說,「色櫃」其實就是一個大木箱子,但製作很考究。過去,廣州飄色的「色櫃」一般用坤甸木製成,既堅硬、重實,又不怕水浸、白蟻,還不易變形;現在也有用花梨木等製作,但都要求是硬木。「色櫃」還是廣州風土人情的展示載體,繪有江海舟楫、木棉花卉、山水魚鳥等,頗有詩情畫意。

工匠甚至還會使用嶺南木雕技藝,將圖案鐫刻在「色櫃」上。「有時候,為了場面更逼真,‘色櫃’也可以用來佈景。」黎偉明說,比如在飄色《雨打芭蕉》中,藝人在「色櫃」上裝飾茂盛的芭蕉樹,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獨佔鰲頭》主題配有蔚藍的大海、碩大的鰲魚,形象逼真;《趙雲救主》中,藝人們甚至裝上旌旗飄揚的城池造型,讓人眼前一亮。

技藝精湛偽裝巧妙

「色梗」被譽飄色靈魂

飄色巡遊時,四個人抬著或推著色櫃前行,演員則「飄」在離地三四米的空中,或手持刀劍,或腳踩風火輪,或站在芭蕉葉上,造型各異,令人驚艷。人們不禁要問:這些小演員是怎麼「飄」起來的?是否安全?記者探尋後發現,其中玄機就在於偽裝在演員所持刀劍、樂器等道具之中的「色梗」。

記者看到,「色梗」其實就一條手指粗細的鋼枝,固定在色櫃上,支撐演員「飄」在空中。經過飄色藝人的巧妙掩飾,「色梗」極其隱蔽,即使沿街巡演時,觀眾與飄色近在咫尺,也難以發現「色梗」的存在。


飄色藝人製作「色梗」。


在老一輩沙灣飄色藝人黎漢明看來,「色梗」的精髓就在於「要讓人看不見」。黎漢明祖孫三代熱衷於飄色技藝。12歲開始,黎漢明便跟著父親學習「色梗」製作技巧,經過幾十年琢磨,他的技藝越發精湛。

傳統「色梗」通常長1米,粗細在7~10釐米之間。黎漢明曾說,「色梗」若粗枝大葉,觀賞性會大打折扣,但太細的話,承重力又是問題,所以需要反復揣摩,難點在於對重心的把握,由於上面要支撐小孩,巡遊時又搖擺顛簸,只有重心正,「色梗」才不會因扭動而變形,演員方有安全保障。黎漢明製作的「色梗」粗細適中,重心正、偽裝功夫高,其參與製作的飄色《昭君出塞》曾獲評「觀眾最喜歡的十板飄色」之一。

在沒有機械焊接的年代,「色梗」製作全憑鐵匠的經驗與技術,難度極高。「色梗」鍛造講究「滾火打鐵」,在鐵坯上開一道縫,把鋼片嵌進去,當燃燒溫度超過1000攝氏度時,再用特殊鍛造技藝使二者熔合,稍有不慎,就要推倒重來。可謂是「一錘鍛下,非成即廢」。

記者現場看到,兩根手指粗細的「色梗」通過一個小小的接觸面粘在一起,卻不留痕跡。很難相信,它能撐起一個或幾個約15千克重的孩子!黎偉明說,鍛造好的「色梗」很結實,不用擔心會折斷。看似或坐或站的演員其實都坐在特製的坐兜或座椅上,足夠牢固。不過,「色梗」和坐兜都被精心偽裝,一般人難以發現。

百裡挑一選「色仔」

凌空飄然欲飛去

色梗所支撐的演員,叫作「色仔」(女孩子稱為「色女」),分為上、下兩個部分,分別被稱作「飄」和「屏」。要讓色仔「飄」得更美,演員篩選關卡重重。沙灣有一句諺語:「細個(小時候)飄色,大個(長大後)出色」,當地人有爭相扮「色仔」(「色女」)的傳統。

年輕一代沙灣飄色傳承人黎偉明一向對飄色著迷,2008年投身於這門民間藝術,一乾就是16年。談起對「色仔」的招募,他深有體會。「過去是父母帶著孩子來報名,如今是孩子纏著父母,要求來報名。」

古時候,每年北帝誕前,飄色藝人要在村裡海選「色仔」。當然,師傅們平時也會對本村的適齡孩子多加留意,看中哪家孩子後,就會攜帶一包餅食,上門探詢意見。若三天內餅食沒有被退回,就說明這戶人家同意孩子出演。過去扮「色仔」的孩子,家中非富即貴,因為扮演所需的服飾、頭飾、金釵玉釧、戒指項鍊都需自備,還要配備3~4名隨侍人員。


番禺沙灣的幼兒園,「色仔」「色女」沈浸式體驗飄色活動。


如今,普通人家的孩子也可以當「色仔」(「色女」),每年「三月三」到來前夕,各村都會張貼告示,飄色協會也發佈招募信息。當地人認為,孩子當上「色仔」(「色女」),以後就會健康、快樂成長,因此報名特別積極。「我們每次發出信息,都是‘秒滿’,甚至有家長打來電話,希望多加些名額。我們只招十個八個,報名的就有五六十人,有時候會有一百多個。」黎偉明說,飄色對孩子的身高、體重、性格等有硬性要求,「飄」起來的「色仔」(「色女」)一般在3至5歲,體重在15千克左右;扮演「屏」的「色仔」(「色女」)可以稍微大一點,大多在10歲以下,體重25千克之內,孩子還要膽子大、不畏高、有耐力。

待一切就緒,到了「三月三」這一天,這些小朋友要麼化身為民間傳說中的人物,要麼扮演現代人物。他們造型豐富、裝扮艷麗,讓人印象深刻。

代代傳 重創新

文化代代相傳,就像「三月三」,從千年之前的上巳節,到至今的北帝誕慶、飄色巡遊,內容在不斷豐富,形式在不斷更新……原有的神話色彩淡化,百姓生活的煙火氣更濃。正如廣東省文化學會副會長曾應楓所說:「遊客漫步其中,可看、可玩、可吃,可購物,既能感受到濃烈的嶺南風情,還能欣賞獨具一格的民間藝術,文化的魅力盡在不言中。」

求新求變推陳出新

沙灣飄色登中國民間文藝巔峰

20世紀初,戰亂頻發,北帝誕這種大型慶典不再像明清時期那樣活躍。此外,過去廣州飄色技藝只在村裡傳承,子承父業,傳男不傳女,很多技藝也因此失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飄色作為沙灣傳統民間文化被保護和傳承下來。改革開放以來,北帝誕、飄色等民俗活動得以重煥光彩。

20世紀80年代,沙灣飄色開始轉為師徒傳承,技術漸漸公開。2012年成立沙灣飄色協會,飄色在造型、內容等方面不斷推陳出新,其中,以廣東音樂為主題的《賽龍奪錦》,一舉拿下中國民間藝術最高獎——「山花獎」。榮譽的背後,還有著一段鮮為人知的創新故事。

◆ 沙灣飄色作品《古鎮神韻》



《古鎮神韻》飄色三層造型、高5.6米,第一層的「屏」是醒獅造型,上方又承托著兩個「屏」,其中一個「屏」左右兩邊的「飄」分別是北村的《雨打芭蕉》和東村的《游龍戲鳳》,另外「一飄一屏」是在南村《三田和合》基礎上改良的,色梗改為蘭花。西村的《奧運之光》則單獨作為「一屏一飄」立在醒獅旁。

時間退回到2008年。當時,第七屆中國民間藝術節在沙灣舉行,這是國家級綜合藝術節首次在鄉鎮舉辦。沙灣飄色藝人精心策劃製作了新版《賽龍奪錦》飄色。《賽龍奪錦》原為清代中葉沙灣人何柳堂原創的音樂作品,是廣東音樂經典之作。此前,沙灣藝人曾根據此曲表達的意境,製作了一板飄色,但造型和裝飾較為簡潔。這一年,飄色藝人力圖在原有基礎上進行大膽創新,但在力學運用上遇到前所未有的難題。沙灣藝人馬上想到,廣東吳川著名的飄色《八仙過海》與《賽龍奪錦》運用了類似的力學原理。於是,他們邀請到了吳川的5位飄色藝人,來廣州傳藝。兩地飄色藝人一起研究探討十多天,三易其稿,累計上百次試驗,最終不僅解決力學難題,還將過去3板的《賽龍奪錦》增加到11板,搭建3個梯級,並巧妙融入廣州龍舟競渡文化內涵,將色櫃設計成兩條龍舟,奔騰的浪花中「飄」起33個造型各異的「色仔」。他們手執不同樂器,奮勇爭先,展現出熱鬧歡騰的畫面。憑著一系列創新,新版《賽龍奪錦》飄色奪得山花獎,登上中國民間文藝的巔峰。

如今,廣州飄色更是利用新技術,結合新內容,將過去的神誕賽會變成廣州人喜聞樂見的藝術盛事。不僅傳統節日常有飄色巡遊助興,一些工程慶典、大型招商、海外交流活動等也常邀請飄色巡遊隊伍,增加喜慶氛圍。

飄色文化融入校園

有幼兒園每個月舉行巡遊體驗

在黎偉明看來,最讓他欣慰的,還是看到很多孩子對飄色有著極大興趣,甚至有些幼兒園將飄色文化融入校園生活。沙灣街育才幼兒園就有飄色文化牆、傳承基地。記者看到,出自這些萌娃之手的飄色造型,都十分可愛。每個月,幼兒園都要在園內舉辦一次飄色巡遊,一半小朋友演,另一半小朋友觀看,下次大家角色輪換。


幼兒園孩子認真化妝。(沙灣街育才幼兒園供圖)


園長陳秀冰每當看到這些,打心底高興。「我是沙灣本地人,看著飄色巡遊長大,但小時候只是在看熱鬧,對飄色的內涵和意義不瞭解。記憶中,來看飄色的觀眾特別多,很多親戚從海外回來看。」陳秀冰說,她家就住在飄色隊伍必經之路的附近,每年三月初三,一大早跟隨鄰居搬著小凳子,放在路旁邊佔個最佳位置,用當地的方言來說,這種風俗就是「擔定凳子睇飄色」。陳秀冰說,她小的時候也是一見《獨佔鰲頭》中的「魁星」就馬上躲藏起來,長大了她才知道,這個嚇人的「魁星」原來是個狀元。「如果當時我知道‘魁星’的故事,肯定不會害怕。」她笑著說。


藝人幫助孩子做表演前的準備。


在陳秀冰心中,飄色是沙灣傳統文化的瑰寶,具有審美、認知、娛樂價值,能讓孩子產生豐富的構想,給他們以真的啓迪、善的熏陶、美的享受。「我們有義務及職責讓這些孩子從小就接觸和瞭解家鄉的傳統文化。」

有飄色藝人說,看到這些孩子,就看到了希望,文化就是這樣代代相傳的。


藝人幫助孩子做表演前的準備。


多種嶺南民間藝術

融入飄色巡遊隊伍

廣府民俗文化學者王維娜說,廣州飄色吸收了粵劇、廣東音樂、廣繡、繪畫、八音鑼鼓、舞龍、醒獅、鰲魚舞等多種嶺南民間藝術成分,被譽為「凝固的戲劇、活動的雕塑」。

鰲魚寓意「獨佔鰲頭」

飄色巡遊隊伍中,舞龍隊若在場,往往會走在最前面,有「龍頭」之意。如果沒有舞龍隊,往往就有翩翩起舞的大鰲魚開路,寓意「獨佔鰲頭」、吉祥有魚(余)。在廣州民間,鰲魚被認為是吉祥之物。今天聳立在珠江畔的琶洲塔,因為鰲魚的傳說,又被稱為海鰲塔。

孩子見到「魁星」就躲

舞鰲魚時,舞者肩部承托魚身,頭部藏入魚腹,通過肩、臂、手肘的協作,使魚身忽高忽低、左旋右擺,又使魚口開合,在鑼鼓聲中表演「出洞」「覓食」「戲水」「跳龍門」等花樣。戴著面具、手持朱筆的「魁星」穿插其中,左右蹦跳引逗鰲魚。當看到路邊的孩子時,「魁星」常會用筆蘸上墨,在孩子臉上畫一筆。有當地人回憶說,小時候因為不懂,每次看到「魁星」右手拿一支粗粗的黑筆,左手拿一個墨盒,還戴著面具,就覺得挺嚇人。「還要被他在臉上畫上一筆,那時很多孩子一見‘魁星’,就馬上躲起來。」

八音鑼鼓奏粵樂經典

飄色巡遊還會配上八音鑼鼓,吹吹打打,場面非常熱鬧。所謂八音鑼鼓,就是用鑼、鼓、鈸等八種樂器合奏,主要演奏廣東音樂經典名曲,如《步步高》《賽龍奪錦》《雨打芭蕉》等,曲調高昂洪亮,旋律歡快流暢。有時候,為增加喜慶熱鬧氣氛,八音鑼鼓藝人還會即興吹奏流行歌曲或小調,拉近古老藝術與年輕人的距離。




瀏覽次數:52


蓮花時報


199a10e12f43ff00eee98a755967c50.jpg

同創集團-小.jpg

茅台.jpg

超然-小.jpg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