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廣州·粵韻丨海對羊城闊 江出八門寬

發佈日期:2024 年 04 月 25 日 22:44
  • 分享至:


珠江是中國南方最大水系,流量僅次於長江,主要由西江、北江、東江水系匯成。乾流西江從雲貴高原發源,在佛山三水與北江交匯,進而與東江一同匯入珠江三角洲水網。在廣東,珠江分八個口門,浩浩蕩蕩注入南海,俗稱「三江入粵,八門出海」,八門即虎門、蕉門、洪奇門、橫門、磨刀門、雞啼門、虎跳門、崖門。

珠江八門出海,見證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孕育和滋養珠三角獨具特色的海洋文明以及開放包容、敢為人先的人文精神,正是憑著這種精神,千百年來,南粵大地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

天造地設億萬年 珠江六門變八門

中國大江大河眾多,為何珠江有這麼多入海口?其實,在遙遠的古代,今珠三角一帶曾是一個淺海灣,珠江也沒有那麼多入海口,或者沒有這麼具體。根據地理學家考證,珠江八門的形成,始於距今約1.3萬年的全新世,歷經億萬年地質變遷和千百年人類塑造,直到20世紀五六十年代才湊齊我們今天看到的八門。


珠江入海口,江面寬闊,風景宜人。


珠江遇山丘分流入海

山丘間決口便是口門

研究表明,早在1.15億年~0.65億年前的白堊紀,我國華南地區形成大量花崗岩古山系。在地殼運動中,橫貫東南的古山系慢慢隆起。歷經千萬年風化剝蝕,古山系不斷降低。尤其是到晚更新世時(距今約13萬年),今珠三角所在區域開始下沈,原來的花崗岩成為珠三角平原的基底。

大約5000多年前,由於全新世的大海侵,今珠三角一帶地勢較低,形成一個廣闊的淺水灣,俗稱「廣州溺谷灣」,海岸線一直延伸到今廣佛以北。海侵結束後,珠江三角洲開始了「征服」大海的徵程。

珠江三角洲的大部分花崗岩基底沈入到海平面以下,殘留下的一部分變成了今天珠三角平原及珠江口的大大小小的島嶼、山丘、台地和丘陵。由此,與其他大江大河相比,珠江入海口獨具特色。一般來說,大河三角洲多為平原,土地平坦、長河蜿蜒,長江、黃河、尼羅河等無不如此。珠江三角洲卻是低山、丘陵羅列,台地縱橫,其中著名的有廣州白雲山、中山五桂山、南海西樵山等。此前,曾有不少學者質疑珠三角平原是否存在,地理學者曾昭璇等人考證後,發現這些山丘就是過去淺海灣中大大小小的基岩島嶼。當海侵退去,珠江水系攜帶的泥沙逐漸淤積擴展,連接成陸。當河流遇到山丘或沙洲時,只能繞行或者分汊,從而形成不同的入海口。相鄰山丘之間的決口被稱為門或口門,比如虎門就是大虎山、小虎山之間的決口。

口門兩側的山丘非常堅硬,就像牢固的門框,使原本善變的河道「老老實實」奔流到海。因此,相較於其他河段,口門處一般風高浪急,但堤岸十分穩固。


南沙虎門洋面,風景宜人。


百年內六門變八門

洪奇門雞啼門最年輕

珠江口門既是大自然的傑作,也是人類參與的結果。自秦漢始,隨著嶺南的開發,珠江流域人口不斷增多,水系輸沙量大幅提升。南下移民為了生存,也開始主動在河口區圍堤造田,是為「沙田」。唐宋以後,隨著幾次大規模人口南遷,「沙田」淤積加快。特別是到了明代,朝廷鼓勵屯田,珠江三角洲海岸線每年向南推進十幾米。

明末,南部海岸線抵達中山一帶,清末則推向今珠海鬥門一帶。明代,廣州海岸線還在今沙灣附近,清末已抵達南沙一帶。

到清代晚期,珠江水已循六大入海口出海,即歷史上的「六門出海」。東邊有虎門、蕉門、橫門,俗稱東三門;西邊有磨刀門、虎跳門和崖門,俗稱西三門。這些口門也是珠三角的河流與海洋的分界線。口門之內鹽度較低,屬河流淡水,口門之外,潮汐現象明顯,水體鹽度高,屬於明顯的海洋水體。

清末民初,珠三角地區進入又一次大開發。滔滔珠水裹挾大量泥沙,在橫門與蕉門間的烏珠大洋上沖積出一片淺灘沙洲,東莞明倫堂(地方組織)在此圍墾,希望在汪洋巨浸之中造出萬頃沙田,萬頃沙因此而得名。20世紀初,蕉門西側又辟出一條水道,也就是今天的洪奇瀝水道,入海口則為洪奇門。洪奇門過去並不叫「門」,而是叫「瀝」。要知道,在珠江其他口門兩側,要麼山頭對峙,如門之樞;要麼江中島嶼矗立,龍盤虎踞,把守關門,但洪奇門的出口處卻是一片平坦沙田,左鄰萬頃沙,右鄰沙頭圍,口門洞開,無山無島可依。後來,為統一八大口門的需要,才改稱洪奇門,成為八門入海中的第七門。

珠江八門中,洪奇門算是年輕的了,但最年輕的當屬雞啼門。雞啼門水道自珠海鬥門區尖峰山鬼仔角起,到金灣區紅旗鎮小木乃村入海,全長24.5公里,因河口形似雄雞啼鳴而得名。雞啼門並非珠江傳統入海口門,而是在20世紀50年代末,白藤堵海防咸工程中江水改道而成。

至此,珠江「三江入粵、八門出海」的格局正式形成。八門分布在珠江三角洲自東至西長達450公里的海岸線上,最東是虎門,最西為崖門。東四門主要承接東江、北江和部分西江水,由伶仃洋匯入南海。西四門承接西江和北江之水,主要在黃茅海等處注入南海。


敢闖敢試行天下 開放包容訴傳奇


翻開世界地圖,世界大江大河中,有多個入海口的,不止珠江一個,比如尼羅河、恆河、密西西比河等、都有多個入海口。但像珠江一樣「八門入海」的非常少見,在中國大江大河中更是獨一份。這種獨特,與珠江三角洲獨特的人文風貌息息相關,與人們勤勞勇敢、開放包容的精神氣質息息相關。

南宋文天祥陸秀夫崖門留芳

人文薈萃傳承發揚忠烈風骨

公元851年,阿拉伯商人蘇萊曼來到廣州經商。他在《東遊記》中說:「再前往,就到‘中國門’了。這些‘門’都是海面上浮出的山,每一門是兩座山,中間留出一個空檔,海船就從空檔里通過去……」這是迄今關於珠江口門最早的記載。當時,珠江八門尚未形成,蘇萊曼描述的很有可能是崖門和虎跳門。

崖門位於今江門新會,是崖門水道入海口,因東有崖山,西有湯瓶山,像一扇半開掩的門,故名崖門。讓崖門載入史冊的,不是蘇萊曼的記錄,而是歷史上更濃墨重彩的一筆。故事要從700多年前的宋元最後一戰——崖山海戰說起。1276年,元軍攻陷南宋都城臨安(今杭州),南宋名臣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等擁立年幼的趙氏子弟為帝,從水路南撤廣東,輾轉至珠江口崖山建行宮。崖門一帶地勢險要,將行宮建在這裡,就是看中這裡的地勢。元軍圍攻崖山前夕,將被俘的宋丞相文天祥押往崖山前線。船舶經過珠江口伶仃洋(零丁洋)時,元軍逼迫文天祥勸說還在崖山抵抗的陸秀夫、張世傑等人歸降。文天祥不從,寫下了名垂千古的《過零丁洋》,以明其志:「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崖門大橋(崖門鎮供圖)


1279年3月,元軍圍攻崖山,宋軍大敗。張世傑葬身海底,陸秀夫背負8歲的南宋末代皇帝趙昺,縱身投入大海。文天祥在元軍的海船上目睹了崖山海戰的慘烈,寫詩慟哭:「誰雌誰雄頃刻分,流屍漂血洋水渾。」後來,他屢被威逼利誘,誓死不屈,以身殉國。「南宋三傑」的氣節銘刻史冊,千古流芳。正如《宋史通俗演義》結句所詩:「一代滄桑洗不盡,幸存三烈尚流芳。」

也許是歷史的機緣,崖山海戰之後,崖門水道及腹地人文薈萃。很多大家的人生中或多或少都有崖門忠烈氣節的影子。明代嶺南大儒陳獻章是崖門附近的白沙裡人,他對崖山忠烈極為敬重。明萬曆年間,陳獻章在崖山修建大忠祠、望崖樓等,供後人憑吊,這些祠廟成了今天「宋元崖門海戰文化旅遊區」的主體。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梁啓超出生於新會熊子鄉。今天,如果我們乘坐小船,沿著崖門水道北上,就能抵達銀洲湖畔的茶坑村,這就是當年的熊子鄉之所在。梁家祖墓在崖山,每逢清明節,梁啓超的祖父梁維清就會領著兒孫坐船去掃墓,途經崖門時,還會講起當年的忠烈故事,情到深處往往老淚縱橫。崖門英烈很早就進入梁啓超的視野。


梁啓超故居


梁啓超少年成名,對他一生起到關鍵作用的是康有為。康有為出生在南海丹灶蘇村,離蕉門不遠。與梁啓超不同,康有為的科舉仕途屢屢受挫,梁啓超中舉人時,康有為還是個監生。不過,梁啓超折服於康有為的見識。從崖門到蕉門,這兩個人相見恨晚,後來梁啓超退出學海堂,成為廣州萬木草堂的弟子,走上曲折的救國之路。梁啓超後來的文章常常慷慨激昂,家國之情溢於言表,既受到崖門忠烈的激勵,也受到康有為的啓發。1902年,梁啓超在《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中,首次提出「中華民族」的概念。這四個字,融入了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字字千鈞。

崖門往東,便是虎跳門和磨刀門,流經今珠海鬥門和橫琴,虎跳門徑流量小,而磨刀門徑流量大。研究表明,磨刀門水道從明末到清代中葉才成形,因流經磨刀山與小托山之間,故得此名。此門輸沙量為八門之冠,曾經的橫琴,就因磨刀門水道泥沙淤積,由海島變成半島。

白浪如山過虎門

洋闊水深商船聚集

崖門忠烈傳千古,虎門商貿行天下。

人們對虎門並不陌生,林則徐就曾在虎門銷煙。一提起虎門,不少人馬上想到廣東東莞虎門鎮。其實,作為珠江口門的虎門位於廣州市南沙區大角山和東莞市沙角之間。據地理學者曾昭璇考證,在漫長的地質活動中,珠江穿過獅子洋出口處的紅層丘陵,形成兩個島嶼,像兩只老虎蹲守在獅子洋出口,水道口門便稱虎門。虎門是珠江八門中最大的口門,承接所有東江之水以及部分西江、北江之水。虎門北面是寬約2000米的獅子洋,兩側有山崗對峙,又有數個小島(大虎島、小虎島、上橫擋島、下橫擋島等)與其遙相呼應,扼守珠江口水道。這裡水道狹窄,風大浪高,康有為曾在《過虎門》里寫道:「白浪如山過虎門。」因此,這裡易守難攻,林則徐曾稱虎門要塞為金鎖銅關。

虎門也見證了廣州海上貿易的繁華。從黃埔古港到珠江口之間有一段狹長的水道,水道出口就是虎門。早在明代,朝廷就派重兵駐防虎門。

1684年,朝廷解除海禁,在全國設立了江、浙、閩、粵四大海關,粵海關被譽為「中國第一關」,下轄省城大關等7個總口,省城大關下有兩個主要掛號口,一個設在黃埔港(今黃埔古港),另一個就設在虎門水道的上橫擋島,稱「虎門稅館」。粵海關在此派駐官員,外國商船通過虎門,要向虎門稅館納稅,接受監管。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清廷批准兩廣總督楊琳在虎門修建炮台,最早的兩個炮台就是位於今廣州南沙的橫檔炮台和位於東莞的南山炮台。它們既是廣州口岸的海防工事,也是粵海關掌控進出商貿的要塞。虎門炮台由此也被外國人稱為「稅台」。

廣東省文物保護專家黃利平認為,虎門水道地理位置險要,且有炮塔護航,在當時的全國四大口岸中最為安全。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清廷改四口通商為一口通商時的決策,故而廣州成了朝廷的選擇。

「一口通商」後,廣州外商雲集。虎門是外國商船進出廣州的門戶,匯集萬國商船。清代仲振履在《虎門覽勝》中說:「虎門距省百八十里,洋闊水深,乘潮馭風不過一夜可到。十三行往來貿易,凡四十餘國,莫不以虎門為總匯焉。」至今,廣州南沙還保留著天後古廟、煙墩、稅館、航標燈塔等見證。


南沙漁船歸港避風


蕉門水道位於廣州南沙,是珠江支流北江的出海水道口門。蕉門水道雖然暗礁很多,但水流總體較為平緩,故而一些商船為避虎門之險,也會選擇蕉門水道。不過,隨著江水挾帶泥沙不斷淤積,蕉門不斷南移。清朝時,蕉門在南沙北部的蕉門村一帶,隨著泥沙沈積形成萬頃沙後,蕉門也向外推至如今的萬頃沙和南沙龍穴島之間。

據史志文獻記載,蕉門一帶古時曾有海市蜃樓的奇觀。清《新安縣誌》記載:「龍穴洲,在西北,有蜃氣,多蒸為樓觀、城堞、人物、車蓋往來之狀,正月常見之。」相傳,每逢年初三到年初五,當地人就會來到虎門的靖康鹽場(龍穴島對岸),等待觀看海市蜃樓。春雨如煙、水氣如幕時,海上會突然出現瓊台樓閣、鬧市街巷的景象。宋代大文豪蘇軾在南下廣州時也曾慕名前往,以觀奇景,可惜當天沒有出現海市蜃樓,他只能抱憾而歸。明代文學家陳璉曾有「蜃氣起蛟室,珠光出龍宮,樓台時隱見」之句,說的就是今龍穴島一帶的海市蜃樓奇景。他還為蘇東坡錯失美景而感到遺憾,又寫下了「登舟景相類,賦詠懷坡翁」之句。


大潮珠江起 灣區更生輝


三江交匯,八門入海,河網縱橫,如此特別的構造,與珠江三角洲多元的文化息息相關,與人們敢為人先的精神息息相關。如今,伴隨著珠江口的潮起潮落、百舸爭流,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波瀾壯闊、前程似錦。

逐世界一流黃金灣區

引無數青年奮勇追夢

2018年,港珠澳大橋落成,與1997年投入使用的珠江口東西兩岸首條過江大通道虎門大橋相呼應。凌空俯瞰,整個珠江入海口山海連城,頂部為廣州、佛山,右為東莞、深圳、香港,左為中山、珠海、澳門,周邊則有惠州、江門、肇慶的青山綠水。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虎門大橋、南沙大橋、黃埔大橋……一座座大橋由南往北,如道道彩虹。隨著包括跨江通道、軌道交通、港口、機場等在內的立體交通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大灣區「1小時生活圈」正逐漸從規劃變成現實,「朝飲西關早茶,午啖橫琴生蠔,夜臨浪漫維港」成了觸手可及的生活。


港珠澳大橋


整個大灣區龍騰虎躍、活力四射,吸引無數年輕人來此追夢。出生於中國香港的「90」後楊宛瑩便是其中的一位。楊宛瑩曾到英國留學,畢業後來到廣州南沙,就職於港資企業駿德商業集團。

談起當初選擇南沙的理由,楊宛瑩說,這裡離香港近,有地理優勢,1小時可達深圳、東莞、珠海、中山等地;同時,這裡還有極具吸引力的優惠政策。不過,更重要的是,她非常看重粵港澳大灣區的開放與活力。楊宛瑩說,在這裡,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勇敢追夢。

楊宛瑩為自己找到了一條賽道:借助大灣區的舞台,引進世界各地的美酒、美食、健康產業鏈等,她所做的工作是市場策劃、文化創意、招商運營等。駿德食品供應鏈保稅倉內,一排排貨架上堆放著大貨箱、大貨袋,裡面裝著來自巴西、埃塞俄比亞等地的咖啡豆和來自法國、智利、意大利等地的葡萄酒。楊宛瑩說,南沙港航線密集,「在這裡可以輕鬆鏈接世界各個原產地的源頭優質產品」。

像楊宛瑩這樣在粵港澳大灣區創業追夢的年輕人不在少數。他們朝氣蓬勃,奮鬥不息。以這樣的青春朝氣為背景,一個世界級城市群將愈加璀璨。

中華白海豚珠江口安家

咸淡水交融造就魚類樂園

3月29日晚,央視綜合頻道播出一檔《2024秘境之眼》的節目,鏡頭下,生活在珠江口的中華白海豚,時而吐水泡泡,時而戲水玩耍,時而跳出水面,頑皮可愛、悠然自得。

中華白海豚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素有「海上大熊貓」之稱,被視為海洋生態系統的「指示物種」。目前,珠江口擁有最大的中華白海豚種群,數量超過2000頭。這裡之所以成為它們的美好家園,歸功於珠江8個入海口。


珠江口中華白海豚


大量淡水經由珠江八門,注入海洋,咸淡水交融,非常適合各種魚類生活繁衍,既有海魚的肥美厚實,又有淡水魚的細膩甜美,為中華白海豚提供豐富的美食,加上水溫、鹽度適中,中華白海豚便樂於「安家」於此。

實際上,珠江口這種特殊的地質地貌,為這片土地提供豐富的水產資源,特別是魚蝦貝類海鮮。水的鹽度會改變魚蝦的品質,肉更脆、味更美。因此,生長在入海口咸淡交接水域的海鮮,味道更好。

每年三四月都是吃曹蝦的時節,珠江口的曹蝦個頭嬌小,但品質上乘,有「廣東蝦王」之稱,民間有「千蝦萬蝦,不如曹蝦」之說。其特點在於吃的時候不需要去殼去蝦線,且煮熟後不會變色,依然保持著透明蝦殼包裹下的蝦肉原本的櫻花粉白。而東莞虎門的麻蝦,形似彎月,細長勻稱,殼薄、肉脆。


漁民出海打魚。


蝦之外,又有膏蟹,清人《竹枝詞》有雲:「西風報道明蝦美,還有膏黃蟹更淝」。珠海更是以美味海鮮而著稱,蝦類、魚類、貝類、蟹類遠近聞名。

正因為大自然的饋贈,珠江口很早就有人類的居住,他們以海洋為生計,世代繁衍,生生不息。在廣州南沙、東莞虎門、佛山三水、南海灶崗,都有貝丘遺址。所謂的貝丘遺址,指包含大量古代人類食留拋棄的貝殼為特徵的遺跡,是人類活動遺跡的最早證據。人們在此聚居,積累與大江大海、咸淡水相處的智慧,也展現了灣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卷。




瀏覽次數:417


蓮花時報


199a10e12f43ff00eee98a755967c50.jpg

同創集團-小.jpg

茅台.jpg

超然-小.jpg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