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廣州·粵韻丨五山百年人才輩出 天河育人春風化雨

發佈日期:2024 年 06 月 05 日 16:25
  • 分享至:


五山街位於天河區中部,東與棠下相依,南與石牌、林和相連,西與興華街相接,北與長興、元崗相鄰。既有濃郁書香,又是智慧高地。它連接天河商圈,入則寧靜,出則繁華。鏡頭裡的五山,有華工最多的石階、農科院最陡的路、華農最長的坡、五山隧道最繞的彎……這裡山水相依,鍾靈毓秀,近百年前成為廣州最早規劃的「大學城」。書香氤氳近百載,這裡走出了無數科學家、工程師、企業家。如今的五山,猶如北京的五道口一般,不僅是一個地理概念,更是一個科教文化地標。

●歷史淵源●

郊外山丘清末營地

此地為何有「五山」之名?有兩種說法:一說是所在地被五個山頭環繞,中間形成盆地山塘,有「五馬飲泉」之意;另一說是此地多山,以「五山」來泛指。

相比越秀山、象崗山等文化名山,五山的歷史記載要晚得多。迄今為止,史志中較早的記載見於晚清年間。當時,這裡曾是清末愛國將領劉永福的兵營駐地。

清末愛國將領劉永福駐營五山

五山是廣州的一處高地,此地為何叫作五山?坊間有兩種說法:一說是此地被嵩山、茶山、黑山、象崗山、鳳凰山五個山頭環繞,中間形成盆地山塘,有「五馬飲泉」之意;另一說是此地多山,故以「五山」之名來泛指。

歷史上的五山,曾為石牌村北的山地。據《石牌村志》記載,南宋咸淳九年(1273年),北方董氏從南雄遷徙到廣州東郊一帶,結茅定居,繁衍生息,漸成村落,稱為董村。明代末年,這一帶經濟繁榮,人口昌盛,因周邊曾有許多墓葬,留下不少石馬、石龜、石鼓等石牌,人們乾脆把這裡叫作「石牌村」。石牌村範圍很大,到民國初年還有耕地4800余畝,另有大小山崗、陂塘、水塘、荒地等,範圍東至今棠下上社,南至獵德、譚村,西至林和村,北至長湴、岑村、上元崗一帶。今天的五山一帶,當時就位於石牌村的北部,還是一片遠郊荒地。

與越秀山、象崗山等文化名山相比,五山見於歷史文獻的年代要晚得多。迄今為止,史志中較早的記載也只能溯至晚清。這裡曾是清末愛國將領劉永福的兵營駐地,如今,華南理工大學內還有劉義亭、劉永福營盤碉堡遺址等,紀念這位將領。

劉義亭位於校園內梁山上綠草蒼樹之間,典雅精緻,六角攢尖頂,6根圓柱上有異域風格的浮雕卷葉紋。亭中立有一塊石碑:「本校校地為劉義將軍營寨之遺址……」這是當時中山大學校長鄒魯所寫。

劉永福營盤碉堡遺址在校園內,為圓形,外圍青磚灰砂。這裡原本有兩層木閣樓,但歷經歲月洗禮,木閣樓已無存,牆外還長滿了茂密的榕樹,遠遠望去,就像一個大盆景。

劉永福是深受人們敬仰的民族英雄。孫中山先生曾用「余自小即欽慕我國民族英雄黑旗劉永福」之語表達對劉永福的敬佩之情。劉永福去世7年後,孫中山將劉永福曾經的駐軍營地選定為大學校區,培養人才,五山由此載入史冊。


華工校園內的劉永福營盤碉堡遺址


●百年風華●

碧瓦朱檐書香縈繞

今天的五山-石牌一帶,華工、華農、華師、暨大,彼此相連,五山小學、廣州中學互為鄰居,又連接天河商圈,入則寧靜,出則繁華。廣州市教育研究院郭海清副研究員表示,五山一帶之所以成為教育書香之地,科研機構密集,大多源於近100年前廣州第一個「大學城」的規劃和建立。郭海清所說的「大學城」,就是20世紀初中山大學石牌校區。如今中山大學早已搬離五山,當初形成的教育理念繼續在這裡枝繁葉茂,開花結果。

孫中山選址東郊籌建「大學城」

20世紀初,孫中山力推國家建設,急需各種高學識的人才。他認為,「人才為立國大本」,人能盡其才,則百事俱舉。而興辦教育是培育人才的關鍵,孫中山視「教育為神聖事業」。

當時的中國僅有十餘所大學,且多為外國人創辦的教會學校,廣州的嶺南大學就是其中之一。1923年12月21日,孫中山到嶺南大學演講。他說,見嶺南大學規模宏大,條理整齊,感觸很深。「廣東省必要幾十個嶺南大學,中國必要幾百個嶺南大學,造成幾十萬或幾百萬好學生,那才於中國有大利益。」演講後不到半個月,孫中山就著手籌備創辦一文一武兩大學府,培養英才。「一武」,就是當時的陸軍軍官學校,位於廣州黃埔長洲島,人稱「黃埔軍校」;「一文」就是國立廣東大學,由廣東高等師範學校、廣東法科大學、廣東公立農業專門學校合併而成,原廣東高等師範學校校長鄒魯出任國立廣東大學第一任校長。1924年11月,國立廣東大學舉行第一屆開學典禮,孫中山親筆題寫「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的訓詞,這也是今天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的共同校訓。這句話出自儒家經書《禮記·中庸》,要求學子按「至誠」之本性修身,通過學、問、思、辨、行,養成君子品格。孫中山對這句話賦予時代新釋,他倡導學生要學習「古今中外的知識」,獨立思考,明辨道理,學成之後,要「專心做一件事」,致力於實現國家富強。


國立中山大學石牌校區的建築隨山勢而築,整體恰似古鐘,圖為該建築群現今所在位置示意圖(部分)。


不過,當時的國立廣東大學由多個學校合併而成,校區散落各地,廣東高等師範學校在今越秀區文明路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和廣州魯迅紀念館一帶,廣東法科大學在今法政路天官里後街一帶,廣東公立農業專門學校則在東郊。不僅管理不便,且這些校區大多位於鬧市,不利於學生潛心讀書。孫中山開始尋找新址辦學。東郊石牌村北部五山一帶,當時還是曠野,山崗起伏又不高,池沼蕩漾而不濁,山水相依,地域遼闊。孫中山經過多次考察後說:「若加以合理之設計,則藏修息游,嘉惠學子不淺。」

「江河名川」匯聚師生愛國心

可惜的是,因當時財政匱乏等因素,孫中山畢生未能見到石牌校區的建設計劃落地。1926年,為紀念孫中山,國立廣東大學改名為國立中山大學。六年後,鄒魯再次執掌中山大學,他遵照孫中山所囑,四處籌資,建設石牌新校區。


位於五山路與廣園路交界處的國立中山大學牌坊


鄒魯請來著名設計師楊錫宗、林克明等人來設計中大石牌校區。這些設計者多有在海外留學的經歷,如楊錫宗曾留學美國,林克明曾留學法國。人民公園、中山圖書館、市政府合署大樓等都是他們的傑作。石牌校區主體造型以中式為主,細部處理則常借用西式手法,巧妙自然。

華南理工大學校史館內保留了當時校區設計的模型,建築隨山勢而築,整體恰似古鐘,寓意警鐘長鳴。學校內片區、山巒、池沼和道路,按其相對方位,以中國名山、大湖的名字命名,「使入本校者,悠然生愛國之心,即毅然負興國之責」。今天,漫步在五山的大學校園,揚子江路、黃河路、珠江路、洪澤路、嵩山路、武當山路、賀蘭山路、峨眉山路、黃山路等「路牌」時時映入眼簾。可以想象,那時,年輕學子每天在「名山大川」「大江大河」間讀書學習、潛心研究,怎能不奮發向上?


華南理工大學


五大學院建築佈局頗具深意

五大學院的空間佈局也很有講究。農學院位於鐘的頂部,體現中國「以農為本」的理念,其他學院則在中軸線兩側對稱佈置,文學院和理學院居東,法學院和工學院在西。據說,這是體現了中國古代「左文右武」的傳統禮制。從南向北,理學院、工學院居中,寓意國之臂膀;文學院、法學院在南端,與外界最接近,則寓意密切聯繫和服務社會。

這些建築規模宏大、造型優美、裝飾繁復,是今天天河地區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民國時期大型建築群。位於華南農業大學4號樓右前方的石坊鐘亭為六角攢尖亭,四周被樹林包圍,風景宜人。欄桿竪條之間有一木鐘,旁邊有一「大」字,寓意「中大」。當時的法學院樓現為華南理工大學西山東路12號樓。大樓門前的廣場上有一個青銅日晷。日晷是中國古代的計時器,常見於皇宮殿宇前,在嶺南地區較為少見。這座日晷修建於1934年,由嶺南著名建築師胡德元設計。因為日晷儀「形端表正」,當時的法學院師生倡議捐資建此日晷,以示法律的公正。日晷台基呈八邊形,設計為三層,直徑約1米的台座由綠、黃、紅三色構成,上有祥雲、壽桃等圖案。台座下有四個由「中」字與象形文字「山」構成的平行狀的圖案。上面放置的日晷亦呈八邊形,為青銅所造。

今天的華南農業大學5號樓是當時中山大學的「理學院生物地質地理教室」。大樓風格為中西合璧的宮殿式建築,分為主樓和襯樓,主樓前面還有一個卷棚頂的歇山頂門廊。無論主樓、襯樓,抑或是前面門廊屋脊上的裝飾都很精美。門廊兩邊欄桿望柱上的浮雕十分精緻,檐下的彩繪古典雅致,正門門額上有「華南農學院」五個大字。


華南農業大學

華南師範大學


●群星璀璨●

教育大家科技巨擘「負興國之責」

1934年,石牌校區建成,除醫學院仍留在今馬棚崗之外,中山大學其餘學院都遷往五山。自此,五山-石牌一帶成為廣州歷史上第一個「大學城」,走出一大批「負興國之責」的教育大家、科技巨擘。

今天華南農業大學5號樓校史館內就展出了12位院士的生平故事,其中,排在首位的是中國稻作學之父丁穎。可以說,他是五山一帶畢生奉獻於科教事業的代表性人物,曾被周恩來總理譽為「中國人民優秀的農業科學家」。

「一門三院士」成就教育佳話

1924年,一艘巨輪緩緩駛向中國的海岸線,36歲的丁穎剛從日本的大學獲得農學學士學位。他倚著欄桿,對著大海默默出神,思緒萬千。

1888年,丁穎出生在廣東高州的一個農家。21歲那年,他中學畢業,像所有身處時代洪流的年輕人一樣,開始苦苦思索救國之路。不少優等生熱衷報考文法商科,他卻堅定地選擇了報考農科。當時,廣東每年都要大量進口大米。儘管深知學農務農的艱苦,但他堅定了學農救國的志向。

回國後,丁穎教書育人。他主張教學、科研、生產三結合,教室不只是在學校里,還在試驗場與試驗田裡。在《三十八年的回憶和感想》一文中,他這樣寫道:「古農書和農民的經驗,不能完全滿足編寫講義的需要和達到科學應用與生產的目的,於是我決心開展整套的稻作試驗研究。」他變賣部分祖產,先後創建了6個稻作試驗場,其中,石牌稻作試驗總場就是今天的廣東省農業科學院的前身之一。


丁穎教授


教研產三結合,讓這位教育家不斷有驚世的科技產出。據華南農大校史館資料,在中大任教期間,丁穎在學校附近犀牛路尾的水塘里發現了一種野生水稻,他將這種野禾命名為「犀牛尾」。在閱讀大量古籍之後,他提出水稻起源於中國。1936年,丁穎將廣東農家品種「早銀佔」與印度野生稻雜交,培育出世界上第一個「千粒穗」品種,最大的稻穗有1400多個穀粒,震驚了世界。他還成功選育出世界上第一個具有野生稻基因的水稻新品種,並用中山大學的校名,將這個品種定名為「中山1號」。為此,日本農史學家渡部武教授在《中國的稻作起源》一書,尊稱丁穎為「中國稻作學之父」。

丁穎的一生桃李滿天下,中國兩院院士黃耀祥、盧永根等都是他的學生,其中,黃耀祥因用人工雜交的方法在世界上最早育成秈稻矮稈良種「廣場矮」,實現了水稻的第一次大幅度增產。盧永根的學生劉耀光也成了中國科學院院士。丁穎、盧永根、劉耀光,被譽為「一門三院士」,成就五山教育的一段佳話。

20世紀三四十年代,以丁穎為代表的一大批教育大家、科技巨擘在五山這片土地上「負興國之責」。後人用「丁穎精神」來弘揚他們的理想信念、為人風範。今天,丁穎禮堂、百年樹人、教一雕像……在偌大的華南農業大學內,到處都是丁穎教授的印記。

無線電科學奠基者傾心育英才

今天的華南理工大學東湖湖畔,矗立著一座半身銅像——一個老者面容慈祥,目光睿智。他就是華南工學院(今華南理工大學)第一任教務長馮秉銓教授。20世紀50年代,本著「早出人才、快出人才」的原則,國家進行全國性的院系調整,中山大學遷往康樂園,華南工學院、華南農學院(今華南農業大學)留在五山原中大校址。馮秉銓留在了五山。他提出教育「一切為學生」「教育是一門藝術」的主張,為培養青年人才操勞一生。此外,他也是新中國無線電電子科學的奠基者之一。

在「老華工」的眼裡,「馮秉銓」這三個字意味著一個傳奇:他少年早慧,16歲連跳兩級考入清華大學,又在北京大學讀完碩士,25歲成為嶺南大學最年輕的副教授,後在哈佛大學克拉弗特研究實驗室攻讀博士學位,曾被視作哈佛的學術新星。當時,有人給他開出每月400多美元的工資,在當時可謂優薪厚職。然而,他毅然回到祖國,當起了「教書匠」。他抱著「願得英才三千數,高峰深處共研尋」的心願,將「為青年的錦繡前程而操勞」當成座右銘,為培育英才傾盡心血。

馮秉銓根據實際情況,敢為人先地提出了「一切為學生」「教學目的是教懂學生」的理念。他認為,教學是一門藝術,要吃透教材理論,靈活運用新的題材和方法,激發學生主動性,而不是「廿年一本書」地講下去。

1958年,馮秉銓主持成功試制華南第一台模擬電子計算機。《人民日報》隨後發表社論,稱贊其為尖端成就。接著,他又主持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俄漢翻譯電子計算機」。

執教50年,馮秉銓把畢生精力都獻給了教育和科學事業,時任中國科協名譽主席的周培源教授將其譽為「士子楷模」,感染一代又一代的五山人奮勇向前。2010年,恰逢馮秉銓100週年誕辰,華工師生在他揮灑汗水的地方竪起銅像來紀念他。斯人雖已逝,但精神不息,激勵不止。

五山成為工程師企業家搖籃

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改革開放的浪潮席捲全國,創新型人才急缺。五山-石牌的高校在繼承優良傳統的基礎上,融入創新理念,為珠三角經濟騰飛注入了智慧動力。「求實」「創新」成為華南師範大學、華南農業大學的孜孜追求。與華師一路之隔、素有「華僑最高學府」之稱的暨南大學,創新因素也無處不在:它建立了全國高校中的第一個計算機中心,在全國首創「分流教學」……有人說,暨南大學撐起了廣東新聞人才的半壁江山。


暨南大學


改革開放的大潮之下,這裡孕育出一大批商界奇才,被譽為「企業家的搖籃」。早期最出名的莫過於「華工三劍客」——TCL總裁李東生、創維集團創始人黃宏生、康佳集團前總裁陳偉榮。20世紀70年代末,這三個年輕人考進五山華南工學院的無線電專業。畢業後,他們本來都有很體面的工作。後來,抱著「乾一番事業」的雄心,黃宏生創立了創維公司,陳偉榮成了康佳的掌舵人,李東生將一家合資企業TTK「升級」為TCL。

「三劍客」拉開了中國彩電業興盛的大幕。鼎盛時期,三家企業的彩電產量佔據全國總產量的40%。李東生後來回憶說,華工的「篤行」精神成就了他的事業。

從五山-石牌高教區走出的商業奇才遠不止「三劍客」。20世紀90年代,五山科技街在華師後門一帶興起,以貿養技,集聚了最早的科創人才,一時間風頭無兩。「北有中關村,南有五山科技街」的說法風靡。

1992年,從中山大學畢業的年輕工程師劉偉加入五山科技街的創業隊伍,創辦希望電腦集團廣州分公司。當時的劉偉並沒有想到,這家靠賣電腦起家的小店,今天能成為業務橫跨七國的IT電子分銷巨頭以及軌道交通智能化龍頭(廣州佳都科技集團)。

從五山科技街延伸到鄰近的科韻路,五山-石牌一帶的創業沃土不斷延伸。1997年,浙江人丁磊不顧家人反對,辭職南下廣州,在科韻路創辦了網易。這一時期,天河區誕生了聯想、七喜、京粵電腦等巨頭,也走出了京華網絡、尚品宅配等後來在互聯網細分領域發展的上市企業。如今,從天河北到五山路,在金山大廈、廣州軟件信息廣場,新一代互聯網人奮鬥的身影仍隨處可見。

新能源汽車領軍人物多出於五山

在PC互聯網時代,五山科技街附近的崗頂電腦城是華南地區最早最大的電腦裝配銷售市場。21世紀,互聯網、新能源等風起雲湧,五山-石牌一帶依然勇立潮頭。2004年,從五山走出來的李連柱、周淑毅、彭勁雄用IT技術打破傢具生產傳統模式,將軟件公司孵化成家居產業信息化解決方案提供商,創辦了廣州尚品宅配。

也是在這一年,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及應用專業的何小鵬創辦了UC優視,在全球首次將雲端架構應用到手機瀏覽器領域。10年後,UC優視以約40億美元賣給了阿里巴巴。何小鵬選擇第二次創業,以工程師的思維進軍智能汽車領域。2018年3月,小鵬汽車正式取得第一張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兩年後,小鵬汽車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創下全球新能源汽車企業歷史上定價估值最高和融資規模最大IPO紀錄。

在一次媒體採訪中,何小鵬說,工程師思維是他從華工汲取到的最佳養分:「華工校友是一群有工程師思維、務實精神的人。」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領域也活躍著從五山走出來的領軍人,其中就有奪得全球動力電池出貨量冠軍的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負極材料璞泰來董事長梁豐。

鑒於五山的教育智慧高地以及科技創新素養,2022年,廣州市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環五山創新策源區」的概念。2024年的廣州市政府工作報告更是三次提到環五山創新策源區,並將其與琶洲、環港科大(廣州)、環大學城並列為四大科創區。據廣州市天河區科工信局提供的信息,環五山創新策源區北至華南國家植物園、南至黃埔大道西,西至白雲山、東至科韻路,總用地面積約28平方公里,區域內聚集5所高校,11家科研機構,16所職業院校,10家國家重點實驗室,117家省級重點實驗室,同時集聚9家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26家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還有4家粵港澳聯合實驗室,形成連片濃厚的創新氛圍,向粵港澳大灣區源源不斷地輸送高素質人才。

教育理念一脈相承

以生為本傳承創新

教育興城,城興教育。近年來,整個天河區的崛起,也大大促進了這裡大學教育、中小學教育的蓬勃發展。特別是中小學教育,全區已有8個教育集團,集團內學校45所,學生超過8.2萬名,輻射範圍達60%。更多孩子在這裡享受到了優質的教育資源。


天河區五山小學


天河區中小學教育起步並不晚,創辦於1919年的天河龍洞小學是當時番禺縣最早興辦的四家國民小學之一。不過,作為廣州市的一個新興區域,天河區早期的教育基礎設施相對薄弱,學校多以村子里的祠堂為教室。龍洞小學就曾設在南社璞庵祖祠內。如今的龍洞小學,從早期6個班級、100多人就讀,發展到3個校區、近70個教學班、2900多名學生。學校以「每日一進步,厚實人生路」為校訓,培養「知日新、行日新、德日新」的學子,見證了天河區教育的起步與發展。

伴隨天河區的快速開發建設,以珠江新城為核心、涵蓋天河北等地的天河中央商務區(CBD)成為繼北京、上海之後的第三個國家級CBD。曾經是廣州「菜籃子」的天河區變成粵港澳大灣區的璀璨明珠,中小學教育也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新學校、新理念相繼湧出。

2019年9月,廣州市天河第一小學在原廣州名校先烈東小學珠江新城校區等基礎上成立,成為天河優質教育勃興的見證者。

走進天河一小華穗校區,嶄新的教學樓讓人眼前一亮,教學樓中,音樂室、美術室、書法室、電腦室、人工智能室等一應俱全。教學樓旁擺放的兩艘「木舟」以及操場上的海浪形舞台,讓整個校園很有靈動感。這所學校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有明顯的天河創新精神的印記。「辦成一所具有天河風骨、廣州氣質、中華神韻、世界胸懷的一流學校。」在天河一小創辦者、校長王曉芳心目中,自20世紀80年代建區以來,天河區以驚人的速度成為廣州乃至全國的經濟強區,背後蘊含廣州人敢為天下先、大膽嘗試的創新精神,這也是天河的氣節和風骨。因此,天河一小就如同其名字一樣,帶著創新風骨,以向上、進取面向未來的心態,向著未來邁進。王曉芳希望這裡成為一座森林,學生在森林里順勢長身體、長學問、長能力。她把這個願望濃縮為「順天致性,生生不息」八字,懸掛在她的辦公室,成為天河一小的辦學理念。


王曉芳在給孩子們講課。(受訪者供圖)


不管是百年學校,還是時代新秀,不管是高等教育,還是基礎教育,在這裡,教育理念一脈相承,在傳承中豐富發展,以生為本,重在自主創新素養,共同培養時代英才。




瀏覽次數:162


蓮花時報


199a10e12f43ff00eee98a755967c50.jpg

同創集團-小.jpg

茅台.jpg

超然-小.jpg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