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廣州·粵韻丨珠水潤澤番禺大地 嶺南水鄉向海興城

發佈日期:2023 年 09 月 12 日 19:00
  • 分享至:

灣區之央蓮花山 盧文 攝


莽莽珠江水自雲貴高原奔騰而下,越六省、貫五嶺,奔流匯入南海。回溯珠江河口三角洲形成歷史,現廣州市番禺區所轄區域古時本是洲島散落的海灣。後來,高出水面的台地邊緣慢慢有了人類定居聚居,先民開村建祠,繁衍後代;歷經滄海桑田變遷,海岸線後退,平原不斷顯露,新田開墾,形成了如今依江傍海、河網密布的著名嶺南水鄉。水脈貫穿著約530平方公里的禺山大地,滋養了土地上的萬物,也滋潤著濃郁嶺南水鄉特色的文化,造就了包容、開放、創新之城。

水脈滋養 滄海桑田洲島逐潮來

是什麼塑造了我們的城市?作為生命之源的水是不可忽視的力量。番禺地處珠江入海口、粵港澳大灣區的中心,坐擁獅子洋、蓮花山古港,南望伶仃洋,歷史上一直是珠江流域連接南海的重要位置。

初秋時節漫步番禺,但見高樓林立,河網縱橫交織,古老的民居、祠堂、村落沿河湧分布,水面上一條清潔小船悄悄划過,水波隨風蕩漾,河邊芭蕉、榕樹、荔枝、龍眼樹點綴其間,市民遊客跑步休憩,孩童望著水中魚兒,高興得手舞足蹈……一幅幅古樸的水鄉風情畫卷映入眼簾。


蓮花山漁港,漁民下網捕魚囉。


番禺兩千年前滄海茫茫 宋代以來不斷圍墾開發

今日之番禺,在古代是一個由多條江河口環繞的海灣,海灣中分布著大大小小的島嶼。

從新石器時代到唐宋時期,今日番禺所轄區域基本處在沒有文字記錄的傳說時代。從考古發掘出土的文物來看,這裡的古越族居民生活在江海交匯、島嶼眾多的大谷圍北部岸邊,以打魚和耕作為生,過著或「浮家泛宅」或陸上定居的生活,可能在珠江環繞的大鎮崗北麓高地已經有了零星定居點。

兩千多年前,秦軍大將任囂在今中山四路一帶建城,今番禺所轄區域彼時滄海茫茫,海面上只有星星點點的島嶼。西漢平定南越國後,番禺城被焚毀,直到三國時期都未恢復。歷史學家分析文獻記載和考古發現,認為東漢的番禺縣城很可能一度遷到今番禺區市橋城區以北的鐘村、南村、大石一帶,小谷圍、大石飄峰山、鐘村鎮屏山村、南村員崗村、沙頭村、崩砂崗等地也出土了多處東漢古墓葬。

晉至唐代,沙泥淤積,番禺衝缺三角洲漸漸發育形成,西江、北江乾流在通過順德與市橋丘陵間缺口後,沿丘陵向四面擴延,自西北向東南擴展。據1774年《番禺縣誌》記載,東晉時期,大將陳元德避跡嶺南,遷移坑頭鄉(今南村鎮)一帶,陳元德從而成了這一帶不少陳姓村落的祖先,坑頭也可能是番禺最早開村的聚居點之一。唐代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載:「大海在府城(指廣州)正南七十里。」即現在的順德大良和番禺沙灣一帶。

宋代以後,泥沙淤積延伸。明代以來,沙坦不斷浮生,相連成片,沙田已移至今大崗、黃閣一線以南。至清代,今萬頃沙一帶洲坦出露,開墾成田。至民國末年,已圍至十三湧。

從宋代至清代,沿河道的村莊均有不同規模的圍墾開發,形成境內河網縱橫的地形。北部低丘地區的市橋台地(市橋至蓮花山公路以北,包括大石、鐘村、化龍的大部分,還有石碁、石樓、沙灣的一部分)被稱為民田區;台地四周是由珠江水系沖積而成的小平原,人們稱之為大箍圍(水道如桶箍,因「谷」與「箍」音近,又叫大谷圍),與之相對應的是小箍圍(又稱小谷圍)——即今大學城南部。這裡是連片的沖積平原,地勢較低,開發較遲,被稱為沙田區。


渭橋煙雨


「渭橋煙雨」之景今猶在 小谷圍變身科教創新城

明清時期,伴隨著沙田的快速開墾,聚族而居的水鄉村落大量湧現。屈大均在《廣東新語》中這樣描述明末清初禺南地區的村落:「下番禺諸村,皆在海島之中,大村曰大箍圍,小曰小箍圍,言四環皆水也。」據此看來,番禺大小村落當年仍坐落於島上,江水環繞成洲。屈大均常去新造北亭村松毛崗山腰上的東山廟遊覽,夕陽西下時分,倚寺前欄桿遠望,晚霞滿天,珠水滔滔,壯闊浩渺,是為「昌華八景」中的「東山晚望」。

近日,記者走進北亭村,只見古村西、北面緊臨珠江水道,一條名為渭水的小河在村裡蜿蜒而過。河上有座古橋,橋頭古榕掩映,兩岸有「喬門」「渭水」門樓各一座,青磚牆、紅砂岩石腳、硬山頂、碌灰筒瓦,一派水鄉古韻。

古門樓靜靜矗立,渭水河流水潺潺,橋畔古樹綠意蔥蘢,橋上行人穿梭不絕。北亭村黨委書記梁國坤說,這就是「昌華八景」中的「渭橋煙雨」。相傳小谷圍島曾是南漢國主的「御花園」,南漢亡於宋後,這裡在皇家園林的基礎上發展出「昌華八景」(馬步歸帆、渭橋煙雨、步上水雲、石基步月、荔子紅雲、陰陽怪石、蟹泉煮茗、東山晚望),傳承昌華故苑的詩情畫意。

光陰如梭,如今的小谷圍已從一個小島演變成科教之城。北亭村松毛崗山上的東山古廟早就不見蹤跡,往日的河灘也已變成沃土,栽種了荔枝、柑橙、黃皮等果樹。番禺小谷圍北亭碼頭旁,古樹亭亭如蓋。每天早晚,上了年紀的村民都會來到這裡玩牌、看江景、賞夕照,也有不少人坐在樹蔭下釣魚,樹旁的草坪則是孩子們的樂園。


獅子湧再現嶺南水鄉景觀


水網發達數百墟市林立 市橋最初得名「石橋市」

展開地圖可以看到,珠江穿流而過,市橋水道、瀝滘水道、蓮花山水道、三枝香水道、大石水道和紫坭河6條水道總長達69公里;此外還有珠江乾流、獅子洋、沙灣水道、陳村水道、深湧水道、順德水道等8條過境水道、206條河湧。

番禺沿水而建、以水而興,在水上交通為主的年代,水網是番禺對外交通貿易的重要樞紐。當年,碼頭客貨兩旺、人流如織,河面大船小艇密布,既可直通省市,又可去往周邊各地。墟市由此也數量大增。據《番禺縣誌》記載,光緒三年(1877年),番禺有360個墟市。

如今,番禺大道上有一座人行天橋,橋身刻著「市橋石」三字。街坊稱,這三字從右往左就讀成了「石橋市」,與當年的墟市有關。番禺老城中心市橋開村於宋代金兵入寇中原之時,南遷之民定居於此,後人口漸增,形成市集。因這裡有一座石板橋,此地故稱石橋鄉,集市稱為「石橋市」。後人將三字顛倒,讀作「市橋石」,復因「石」字殘缺,大家約定俗成讀作「市橋」,作為地名,沿用至今。

與番禺新城市中心萬博商務區一路之隔的員崗村,距今已有八百多年歷史。走進這座珠江邊的小村,民房密密匝匝,很難想象這裡曾有一座江邊古墟,舟楫往來,客似雲來,商貿繁華。

員崗村憑借優越的水路條件,佔有面積廣大的沙田和山丘崗地,到了咸豐、同治年間,逐步發展為番禺南部茭塘司頗具規模和影響力的商業市鎮。「十日四墟,朝晚都有,大船沿河入村,整條新市坊大街,趁墟者熙熙攘攘,很是熱鬧。」員崗村村民崔偉堅帶著記者來到新市坊興盛的源頭——上湧、下湧。崔偉堅回憶:「小時候最盼望去新基碼頭坐船,探望住在廣州城的姑媽,只要兩個小時,就可到長堤的南方大廈嘆世界!」

除了員崗,緊鄰珠江航道的南村鎮古時曾密集分布著眾多繁華墟市。據考證,明代中葉以後,這一帶的居民紛紛依靠蓼湧下游平原的小山丘上岸或選址定居。而清代至近代,番禺地區形成沙灣、石樓、員崗、南村四大名鄉和著姓望族。其中,南村地區獨佔兩大名鄉。賁南書院、東山社學、東山古廟、光大堂、余蔭山房等宗族祠堂和家族園林標誌性公共建築的修建,使南村逐漸確立在四鄉的中心地位。如今,在南村土地上,萬博商務區崛起重塑番禺區城市新中心,印證著歷史發展的邏輯。

文脈流芳 珠水金聲粵韻樂鄉

水鄉滋養著番禺人溫潤的性情,也激發了番禺人旺盛的藝術創造力。番禺自古耕讀文化綿延,是嶺南文化重要的發源地,孕育了廣東音樂、嶺南建築、嶺南畫派等重要的文化標誌,也湧現出了「牡丹狀元」黎遂球、屈大均、何氏音樂三傑、嶺南畫派高劍父、高奇峰等一大批歷史文化名人,還擁有餘蔭山房、留耕堂等513座歷史文化古蹟,鰲魚舞、飄色、乞巧、醒獅等民間藝術源遠流芳。


余蔭山房,水韻悠然。


精妙雕工閃耀嶺南 古村巧匠參建頤和園

8月,在番禺區圖書館新館舉行的「珠水金聲 粵韻樂鄉」2023年街坊粵曲分享會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捧場。「本次街坊粵曲分享會是番禺區‘珠水金聲 粵韻樂鄉’廣東音樂文化品牌系列活動之一,接下來,我們將每月定期舉辦街坊音樂會,為全區粵曲愛好者搭建展示才華的舞台,讓更多市民朋友瞭解粵曲文化。」番禺區文化館館長譚若鋒表示,目前,全區從事廣東音樂演奏、曲藝表演的團隊共有78支。

去年以來,番禺舉辦了百幅地圖看千年廣州歷史變遷、「讀懂廣州 讀懂番禺」歷史文化大講堂、首屆珠水家畔漁港文化嘉年華、「同氣連枝 弦歌不絕」沙灣粵樂交流分享會、「百家經典百姓誦」街坊劇場音樂晚會等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用祠堂音樂會、百姓劇場、街坊舞台,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作品和活動,用群眾聽得懂的語言、自己唱響的歌曲,講好廣東音樂、番禺故事,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番禺這個名字,是一個有特殊生命力的符號,是一種在長期的歷史中凝聚而成的文化象徵。」中山大學歷史系教授劉志偉贊嘆道。

廣州頭號「國寶村」——大嶺村就在番禺,村內河水潺潺,古榕矗立,古祠悠悠,滌蕩出歷久彌新的水鄉文化。而在沙灣紫坭島上,有兩座遠近聞名的「工匠村」——三善村、紫坭村。過去,這兩個古村多數男丁以工匠為業,涉及嶺南古建泥水匠、灰塑、磚雕、木匠、壁畫等幾乎所有工種,擁有傳承至今的古建工匠群體,曾出過嶺南「灰批狀元」靳耀生、「壁畫大師」老粹溪,有工匠「賽魯班」美譽。三善村、紫坭村靠近紫坭河和順德水道,與珠江主航道相連,紫坭島工匠們沿著水路闖蕩珠三角各地,靠一把好手藝謀生。當年修建廣州陳家祠,三善村曾派出許多工匠前往助力,如今,陳家祠許多精妙絕倫的木雕,都是當年「三善匠人」留下的傑作。

番禺區民俗文化研究者梁謀介紹,在明清,三善村已經集聚了許多民間工匠。「清代建頤和園,朝廷到各地選拔能工巧匠,經考核合格才能參與頤和園建造,當時三善村的工匠就被選中參與。」正是水道延伸,讓嶺南建築營造技藝與匠心傳播到珠三角更多地方,也在更多古建築上留下了番禺匠心。


水上飄色,自有精妙。


自古人傑地靈領風騷 飄色鰲魚舞爭奇鬥巧

番禺群賢輩出,是名副其實的人傑地靈。山清水秀的沙灣,孕育出清新飄逸、委婉柔和的廣東音樂,沙灣「何氏三傑」創作出廣東音樂史上的百年經典《賽龍奪錦》《雨打芭蕉》等,至今仍成繞梁之音。人民音樂家冼星海的一曲《黃河大合唱》傳唱在神州大地,吼出了炎黃子孫面對侵略與壓迫奮發自強那澎湃激昂的民族心聲;明末清初著名學者、詩人屈大均「十丈珊瑚是木棉,花開紅比朝霞鮮」的雄奇絢麗詩句驚艷後人;位於瀝滘水道旁的員崗村人才輩出,不僅是嶺南畫派創始人高劍父、高奇峰的故里,還湧現出名曲《禪院鐘聲》創作者、音樂名家崔蔚林,梅花獎的音樂界後起之秀崔玉梅,著名粵劇名人崔慶麟,廣彩大師梁少波,龍舟船頭尾製作大師梁鎮洪等文化名人;員崗蹺色(飄色)、龍舟頭尾雕刻工藝、廣彩(均為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遠近馳名、屢獲殊榮。

嶺南水鄉的地理環境,也讓番禺民俗帶上了濃郁的水鄉風情。在番禺眾多的民間藝術中,有一種獨門絕技,叫鰲魚舞。每逢喜慶佳節,番禺沙湧村的村民都要表演鰲魚舞,渲染節日氛圍。鰲魚少年們左一個高低步,右一個麒麟步,上下跳躍,左右擺動,彷彿化身水中的七彩鯉魚。

如果說鰲魚舞演繹了神秘的水底世界,那麼飄色就是把舞台搬到了「空中」。迄今,在番禺寶墨園仍能觀賞到有400年歷史的「沙灣飄色」,甚至「飄色」還從陸面「飄」到了水面,變成了「水色」。隨著音樂聲響起,喬裝打扮的「色仔」「色女」在著華麗的「色板」,凌空而出,上演一出有聲有色的「露天劇場」。

在番禺區珠江沿岸,一顆顆文化珍珠光彩奪目。沙灣廣東音樂之鄉、上漖龍舟製作基地、千年古寺海雲寺遺址、廣東名園余蔭山房、宋代沙邊窯遺址、屈大均故里、嶺南畫壇三傑、陳樹人故里……這是歷史對番禺的眷顧,也是番禺為世人創造的精神財富。如今,禺山大地上各類名人故居、博物館、紀念館、古村鎮星羅棋布,彷彿一個又一個古老文化故事的講述者,吸引著無數文人遊子。

珠江水靜靜流淌,孕育生機勃勃的萬物,涵養向上向善、剛健樸實的文化。激活文化寶藏資源,賡續歷史文脈,番禺區正在續寫精彩實踐。近年來,番禺區錨定「嶺南水鄉 粵韻樂鄉」文化建設,深入實施嶺南文化「雙創」工程,扎實推進文化強區建設,全面增強城市文化軟實力,打造「書香番禺365」文化品牌、「珠水金聲、粵韻樂鄉」廣東音樂發源地品牌和鄉音、鄉祠、鄉貌、鄉業、鄉親「五鄉」文化,以堅定的文化自信,匯聚奮進新徵程的強大精神力量,助力廣州建設展示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重要窗口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示範區。

城脈賡續 氣象雄壯向海興城

水脈通達世界,文脈孕育現代產業共生共榮。近千年前,中國的絲綢、瓷器從番禺蓮花山古港起航,穿越南海、印度洋、波斯灣,遠銷東非和歐洲;千年後,番禺的珠寶首飾、燈光音響產品以及動漫遊藝設備依託番禺國家文化出口基地,遠銷15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2年,全區文化出口額突破45億美元。


蓮花山景區 蓮花山景區供圖蓮花山被譽「千年海門」 宋代瓷窯見證外貿興盛


蓮花山位於番禺區東部獅子洋畔,猶如一艘巨輪,山上,建於明代的蓮花塔好似一根桅桿。登塔遠眺東南,萬頃田疇鋪砌;西望礪江,三角洲田園風光盡收眼底。

回想遠古時期,海浪在這裡驚濤拍岸,衝刷形成古海蝕崖地貌;兩千多年前,南粵先民在這裡一釺一鑿開鑿出古採石場,紅色砂岩從這裡裝上船,被運至南越國宮和象崗山南越文王墓建設現場。

「很久以前,海平面有四次下降,這四次海退都在蓮花山留下了痕跡。」地質學家劉金山教授說,這些丹壁絕岩間形成的波浪刻痕、凹槽、衝溝、海蝕洞,都是古海岸遺跡。站在獅子石處遠眺,滄海桑田,曾經的海岸線退到幾百米之外。


蓮花山古採石場遺址


蓮花山不僅有石景奇觀,山腳下的蓮花山古港也曾熱鬧非凡。近千年前,中國的絲綢、瓷器在這裡「啓程」,穿越南海、印度洋、波斯灣,遠銷東非和歐洲。廣府歷史文化研究專家朱光文說,從地理位置來看,蓮花山矗立於珠江口虎門之北、獅子洋畔,珠江在此匯入南海。

從外洋進入珠江水道,蓮花山是第一站,蓮花山和蓮花塔矗立在珠江出海口和南海神廟正前方,守望著珠江航道上往來如梭的貨船,堪稱「千年海門」。怪不得300多年前,屈大均將蓮花山贊為「牂牁大洋之捍門,南越封疆之華表」。

得益於水運之便,廣州四座千年古窯中,番禺獨佔兩座,分別為北宋時期的沙邊窯(遺址在今番禺區南村鎮市頭沙邊村)和唐代的曾邊窯(遺址在今番禺區新造鎮)。兩者均位於珠江市頭水道、新造水道南岸。

唐宋時期,珠江三角洲地區陶瓷業迅速發展。在番禺南村古鎮區,早在宋代就有多個姓氏和族群定居,大多從事燒窯和運輸行業。市頭曾是這一地區重要的對外河運碼頭和墟市,而附近的沙邊村一度擁有這一帶最大的民窯。

南漢二陵博物館展陳宣教部主任、曾邊窯遺址考古發掘項目現場負責人陳馨則告訴記者,曾邊窯遺址出土的器物與廣東新會官衝窯、佛山高明窯極為相似。此前,印尼勿里洞島外海黑石號沈船中發掘的廣東瓷器,尤其青瓷罐被普遍認為是官衝窯的產品,曾邊窯的發現讓這種觀點有了被挑戰的可能。

據悉,直至明清時期,市頭沙邊村一帶仍是珠三洲重要的陶瓷生產出口基地,最盛時有窯工和家屬兩千多人。此外,南村一帶的絲織品也在這裡載船外運。於是,瀝滘水道南岸經常停泊不少船隻。當地人便在金源(板橋)村建廟塑像,從南海神廟請來「洪聖大王」玉印,建立南海神祠供人們朝拜。板橋南海神祠素有「小波羅」的稱號,一直流傳至今。


蓮花塔傲然矗立於獅子洋畔。


珠江連大洋通達世界 番禺打造環獅子洋新極點

珠江連大洋,通達世界。獅子洋畔,高聳的蓮花塔守護著珠江「海門」。在歷史浪濤中,一代代番禺兒女開拓創新,領風氣之先。

改革開放40餘年以來,番禺被稱為「廣東四小虎」之外的「第五虎」,抓住了全球產業轉移與城鎮化快速發展的機遇,實現了由城市邊緣的農業縣向製造業基礎扎實、行業聚集、品類齊全、產業鏈結構完整的現代化都市城區的歷史性轉變。從20世紀80年代「商業黃埔軍校」——易發商業街的成形,到以番禺電纜、浩洋電子、銳豐音響為代表的明星製造企業迅速崛起,再到以廣汽埃安新能源、希音、虎牙為代表的新經濟、新產業異軍突起,番禺區一直走在發展前沿。大江大洋給予的包容開放氣質,悠久歷史給予的厚重底蘊,讓番禺人眼界開闊,志在四方,行穩致遠。

跨越千年歷史,古邑番禺以水脈滋養文脈、城脈、商脈,形成獨特的生態鏈。目前,番禺已形成以快時尚、數字經濟、珠寶首飾、燈光音響、動漫遊藝為主的文化業態,文化產業蓬勃發展,入選國家文化出口基地名單。截至2022年底,全區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323家,全年實現營業收入共527.85億元。

「世界珠寶、番禺製造」,番禺珠寶在世界珠寶產業圈內享有盛譽。番禺區珠寶首飾產品佔全球市場份額約三成,佔港澳地區市場份額約七成。區內出口的珠寶首飾約佔香港轉口貿易量的70%。

番禺區還是國內最早發展燈光音響行業的地區,燈光音響行業居世界一流,年產值超過100億元。

番禺擁海而新、依海而進,向海興城。2022年6月10日,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漁港經濟區(國家級試點)揭牌,該漁港經濟區坐落在蓮花山周邊,與廣州「十四五」規劃的蓮花灣片區基本疊加,啓動區約80平方公里,未來將輻射周邊200多平方公里。該漁港經濟區以蓮花山漁港為功能核心區,項目建設範圍包括番禺區東部石樓、化龍、石碁、橋南、沙灣五個鎮街,以蓮花山漁港為功能核心區,逐步形成「一港、兩翼、三核、四區、五鎮」的總體佈局。

以水為脈,以文化人、以文塑城、讓文化成為城市發展新引擎,持續煥發千年文脈的時代新活力。大灣區時代,珠江口地帶令人矚目。番禺作為環獅子洋的經濟增長極,是珠江東西兩岸交匯融合的重要節點,面向未來,緊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歷史機遇和全省打造環珠江口100公里「黃金內灣」的契機,打通珠江口交通網絡,不斷加快推動番禺國家級沿海漁港經濟區、蓮花灣片區的科學開發、產業集聚,為新一輪發展積蓄力量。

水脈映文脈 潤物細無聲

·秦漢·

今日番禺所轄區域在當時是一個由多條江河口環繞的海灣,海面上只有星星點點的島嶼。

·晉代·

沙泥開始淤積,東晉大將陳元德曾帶兵到此,成為這一帶不少陳姓村落的祖先。

·南漢·

今日的小谷圍島相傳曾是南漢「御花園」,後來發展出「渭橋煙雨」「步上水雲」「石基步月」等「昌華八景」。

·宋代·

番禺南村古鎮區出現從事燒窯和運輸行業的族群。江畔的古窯遺址見證了海外貿易的繁華。

·明代·

沙坦不斷浮生,相連成片,沙田已移至大崗、黃閣一線以南。禺山大地人文薈萃,成一時盛景。

·清代·

建頤和園時,朝廷到各地選拔能工巧匠,經考核合格才能參與頤和園建造,當時三善村的工匠被選中參與,彰顯嶺南建築營造技藝與匠心。

下番禺諸村,皆在海島之中,大村曰大箍圍,小曰小箍圍,言四環皆水也。 ——屈大均

馬步歸帆、渭橋煙雨、步上水雲、石基步月、荔子紅雲、陰陽怪石、蟹泉煮茗、東山晚望。——「昌華八景」




瀏覽次數:594


蓮花時報


199a10e12f43ff00eee98a755967c50.jpg

同創集團-小.jpg

茅台.jpg

超然-小.jpg



回最頂